第一百六十三章 朝贡体系(第2/2页)

想要实现这一战略构想,按照崇祯皇帝的心理预期,至少需要十余载,甚至是更久,才能稳步的落实下来。

在这较长的期限内,就会有源源不断的财富和资源,成批量的输送到大明本土,继而帮着大明推动变革。

等到大明具备一定的工业实力,能够有效控制住这些地域,那么新一轮的海外移藩,就能跟着推行起来。

不过想等到第二层次的战略部署,能够真正意义上的落实下来,具体需要多长的时间,这是崇祯皇帝也没有想过的。

或许二十年。

或许三十年。

或许要更久。

但是不管需要多久,大明只要能按着他构想的去做,就能借着不断对外扩张的趋势,一步步的增强维新变法的力度。

“此事就这般决定了。”

崇祯皇帝站起身来,看向徐光启他们,“内阁将这份中旨明发下去,谁要是有任何的反对意见,那就呈递到御前来。

朕倒是想要看看,他们究竟是大明的臣子,还是这些藩属国的臣子。

行了,都先退下吧,朕要去武英殿一趟,江南诸省平叛一事,眼下又有了新的进展,你们内阁这边,也要协助好。”

“臣等领旨。”

众人作揖应道。

尽管徐光启、毕自严他们,还有很多的话想要说,可是崇祯皇帝的坚决态度,让他们也不敢再多说其他。

何况废除不征之国一事固然重要,可是在内阁这边,所接触到的重要之事太多了,现在的徐光启他们,实在是太忙碌了。

想要遏制住朝中的党争,除了要确保各方势力制衡外,还要多给他们找事情做,这样才能达到出其不意的成效。

崇祯皇帝现在就将一批需要持续跟进的事情,有序的移交到有司负责,权力给予你们,但同样的,敢出现任何问题,就必然是严惩不贷。

权力场上的博弈,就是一个反复拉扯的过程,崇祯皇帝就是要通过这个拉扯,来逐步的蓄势,为他今后彻改大明国制,夯筑一个牢靠的根基,继而紧抓维新变法的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