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成果(4)(第2/2页)

“经过这次的全面盘查,朕觉得对军工领域的财政补贴,可以适当的进行削减了。”崇祯皇帝端起茶盏,呷了一口,开口道。

“今后一段时期内,各省现存的军工产业,要拿出自己的本事,来吸引朝廷有司、内务府有司的订单。

过去那种不用过多考虑,就能得到大批订单的时期没有了,想维系住军工产业的发展,就必须要拿出竞争力。

没有极强竞争力的军工产业,注定是要被淘汰掉的,今后内务府这边,要加强对这方面的侧重。”

“臣等遵旨。”

众人当即作揖道。

随着崇祯皇帝的谋划落实,围绕辽东、朝鲜等区域战争,所形成的军火贸易,加之大明内部的换装需求,这也使得现存的军工产业,能够凭借正常的订单需求,去逐步的发展壮大起来。

内务府所辖的内帑财政,要进行的财政扶持,更多的是起到一个孵化作用,想要让扶持的领域保持良性发展,就必须要具备竞争力。

坐吃山空,这是崇祯皇帝必须要杜绝的事情。

“今后一个时期,内务府的内帑财政扶持,要侧重于冶炼、造船等领域。”崇祯皇帝神情严肃,看向众人说道。

“就像冶炼领域,筹设不同类型的冶炼厂,根据实际需求,去生产各类型铁料、钢材等等。

朕要的是一个多样的领域产业,而并非是单一的领域产业。

大明想要实现中兴,想要真正崛起,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内务府承担的职责,远不是总揽宫廷事务那般简单。

不管朝野间是怎样说的,你们这帮总管大臣,心里必须要明白这一点。

能够帮朕实现中兴,确保国朝能稳步向前的,那才是大明的肱股,那才是朕的栋梁之才。

接下来的一段时期内,内务府要根据现有整理的各项案牍,依着朕言明的方向,尽快拟定一份方案,呈递到御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