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军机处的一天(2)(第2/2页)

“陛下,仅靠内务府进行兜底,恐不足以解决问题吧。”

杨嗣昌讲出心中的担忧,上前规谏道:“这些决断,能否放下一部分,先行解决一部分,这样……”

“不行!!”

崇祯皇帝斩钉截铁道:“朕说的这些决断,必须要协同推进,财政兜底的事情,不是你们军机处该考虑的事情。

把自己的份内之事做好,就够了。

朕再强调一遍,该给军机处解决的麻烦和烦恼,朕都全部帮你们解决了,可要是既定的部署,没有能有效落实下来,那问题就是你们军机处,必须要承担起来的。”

“臣等遵旨。”

众人无不作揖应道。

崇祯皇帝的心情有些感慨。

他也清楚当前给予内务府的压力,实在是太大太大了,稍有不慎,就会有玩脱的嫌疑和风险。

可现在处在这等境遇下,如果他选择停滞不前,或者向后退让,对于大明而言,必将是万劫不复的。

受到维新变法的影响,大明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存在改变,就必然存在矛盾。

毕竟触碰到了利益。

这也会让一些群体生出不满。

新旧之争,不就是这般形成的吗?

“西北和辽地两处,军机处要提高警惕,有任何紧急军务呈递进京,要第一时间报到御前。”

崇祯皇帝站起身来,看向王在晋他们,“现在国朝在平叛态势下,取得了压倒性优势,朕不希望这种优势,受某些因素的影响,再给朕丧失掉。

如果军机处的人手不足,就从兵部进行借调,倘若还是不够,就大胆启用一批新人,朕也会从内务府抽调一批过来。”

“臣等遵旨。”

众人再度拜道。

针对大明内部现存矛盾,针对大明进行的军改,崇祯皇帝想到的解决办法,就是持续的对外转移矛盾。

辽地部署,是这一目的。

朝鲜部署,是这一目的。

南洋部署,是这一目的。

江南部署,是这一目的。

只要能够把这些压力扛住,将该解决的问题,尽快且有效的解决好,那么等大明卸掉缠绕在身的负担,等待崇祯皇帝的,就将会是一个崭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