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新旧冲突(2)(第2/2页)

对待内务府的官员,崇祯皇帝绝对没说的,和外朝同级别的官员相比,那俸禄都要高出不少。

这笔俸禄支出,皆由内帑调拨。

想要马儿跑,就要勤喂草。

本身内务府做的差事,就是异常繁重的,如果不把该给的银子给足,那就必然会滋生贪腐。

新设的文官体系,崇祯皇帝可不想没有用多久,就自己瓦解崩盘了。

当然拿着丰厚的俸禄,对待其他方面,就表现得很严格。

比如吏治,比如纪律等等。

一条条红线划分的清晰明了,谁敢触碰,那不好意思,该怎样法办,就怎样法办。

“陛下想做的事情,是铲除弊政和顽疾,让大明能再度中兴。”张同敞撩了撩袍袖,环视堂内众人,朗声道。

“做这些事情,不可避免的就会触碰利益,这个利益有多大,无人知晓,这个群体有多大,无人知晓。

恰恰是这般,才会持续不断的引来风波。

诸君知道为何这般吗?

因为陛下做的事情,是英明的,是正确的,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为何会有这般多的人反对呢?”

自从先前被崇祯皇帝召见后,讲了那么多的话,张同敞就一直在思索,究竟该怎样将天子讲的话,有效的付出行动。

为此张同敞还认真总结,自家曾祖父在世期间,在万历年间推行的新政,究竟存在哪些问题。

意识形态领域的进取,是所有谋改中最难的,想要实现物质层面的维新,就必须要跟进精神层面的维新。

立法,不是一日促成的。

这必然是需要一个漫长的斗争过程,去一点点的扭转局势,去影响更多的群体,待到合适的时期下,才能进行摊牌的。

这一点崇祯皇帝清楚,张同敞也揣摩到了。

“所以我想表达的观点,很明确。”

张同敞眼神坚定道:“不该退让的,绝不能退让,哪怕是半步,都不能退让,有些事情,让陛下出面,其实是不好的。

相反我等身为内务府职官,出面去进行斗争,去进行抗衡,要更好。

诸君,你们想看到自己做的事情,就因为一些人的非议和阻挠,最终功亏一篑吗?这是我等最初想要的吗?”

张同敞的这番话,让聚在议事堂的众人,都陷入到沉思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