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欧罗巴使团(1)(第2/2页)

“不必商榷,就照朕说的办。”

崇祯皇帝摆手打断道:“朕先前就一直强调,要正视财政赤字,不要恐惧它,只要在合理的范畴,这不会带来危机的。

再者言,内务府做的事情这般多,没有银子怎样做事?军工产业的建设,各地平叛的支持,造船业的扶持,冶炼产业的增持……

仅仅是朕说的这些,哪一项缺了银子,是可行的?靠国库去调拨粮饷,卿家觉得外朝有司衙署,会是怎样的态势?”

会吵翻天!

可是陛下,您也不能这般压榨内务府啊。

黄道周心里暗道。

对于内务府的官员,不管是哪一品级的,最烦听到的话就是天子幸臣等字样,老子要是幸臣的话,那你们来。

一个个狗东西,都是站着说话不要停,知道老子在内务府做的差事,是多么繁重的存在吗?

内务府的压力,远超外朝任何一个有司衙署,这也使得内务府的运转模式,包括晋升体系,都有别于外朝有司衙署,在内务府这边,可没什么论资排辈,向来是谁能力越强,谁立功越多,那晋升往往就越快。

恰恰是基于这一情况,也叫崇祯皇帝对内务府的监察,看的是格外重视,廉政公署的职官是以增再增。

没办法。

高效率的运转之下,必然会滋生很多隐患,倘若不及时发现这些隐患,纠正这些隐患,那就会逐步形成毒瘤。

一个外朝的文官体系,就够叫崇祯皇帝头疼的了,内务府的文官体系,要是敢出现任何问题,那干脆就别做事了。

“不说这些事情了。”

崇祯皇帝倚靠在龙椅上,看向黄道周说道:“欧罗巴的联合使团,现在到什么地方了?既然人家要出访我大明,那朕这位大明皇帝,还是要召见他们,朕对欧罗巴各国,可是很感兴趣的。”

黄道周作揖道:“禀陛下,欧罗巴的联合使团,两日前就抵达京城,时下就在会同馆暂住,该奏疏先前就呈递到御前。”

“呵呵……真是忙糊涂了。”

崇祯皇帝笑着摇起头来,“明日吧,叫理藩院、礼部等有司衙署负责,内务府总揽此事,朕要召见欧罗巴的联合使团。”

“臣遵旨。”

黄道周忙作揖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