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辽西新生(第2/2页)

谁对?

谁错?

恐没有谁能真正讲清楚,这就是历史遗留的问题,所造成的这些情况罢了。

“万幸,真的是万幸啊。”

孙承宗双眼微眯,轻拍着女墙,神情感慨道:“天佑大明啊,陛下英明神武,提出的泛辽东战略,逐步扭转这一被动局面,让我大明能离开先前的泥潭,不再陷入到建虏八旗的节奏下。

从擢授刘兴祚出任东江镇总兵官以来,我大明才算在辽地这个地界,真正意义上在对战建虏这一战略层面上,开始逐步实现以己之长、攻敌之短的优势。

这才让过去所生的弊政和隐患,被一个个精准铲除掉,并且在逐步扩大这种优势,让我们大明在辽地开始站稳脚跟。”

“督师今日有这般多的感慨,是因为撤卫设府一事,彻底落实下来吗?”见孙承宗这般感慨,茅元仪面露疑惑道。

“不错!”

孙承宗重重的点头道:“事实证明正在逐步崩坏的卫所制,已不适合在辽东这个地界存在了,毕竟单一的权力构架,不能满足于很多现实的需求。

陛下的决断是英明的。

倘若先前辽西被收复回来时,没有陛下乾纲独断所下密诏,命我等寻找合适契机,逐步实现撤卫设府,那就绝不会有今日的辽西。

建虏八旗先丢辽西,再丢辽南,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在对战建虏这场战役下,我大明肯定能取得最终胜利。”

让辽东督师孙承宗这般激动、这般高兴的原因,在于大明所实控的辽地疆域,已实现全面的撤卫设府,一批从各地赈灾行署所遴选的才俊,被安排到所设府县治下任职,就当前所取得的成就,已让辽东督师府可以实现部分自给自足,而无需什么事情,都需朝廷调拨粮饷才能解决,这对今后平叛建虏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