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 致命后果 第三章(第2/4页)

牧师住宅里没有人应答,所有窗户一片漆黑,他记起了自己第一次造访教堂时,布告栏里有提到周四下午要进行晚祷。想必巴恩斯神父应该是在教堂。事实证明的确如此。巨大的北门没有上门闩,他转了转沉重的铁把手,把门推开,迎面飘来预料之中的熏香气息。他看到圣母堂的灯亮着,巴恩斯神父只穿着白法衣和披肩,正在引导着教徒们应答。聚集于此的教友比达格利什想象中要多,众人的声音清晰地向他传来,汇成了轻柔但又杂乱的轻声低语。他自己坐在刚进门的第一排座位上,耐心地听着《晚祷》,这是英国国教的祈祷文中常被忽略的部分,也是最具有美学价值、最令人心满意足的一部分。这是他接触这座教堂以来第一次看到它发挥本来应有的功能。但在他看来,这里发生了微妙的改变。上周三的时候分枝的烛台里还只有一根蜡烛,现在却有了两排,有一些是新点燃的,另外一些颤颤巍巍地释放出最后的火苗。他没有生出自己也要去祭一根蜡烛的冲动。在烛光里,在高高立起的花冠下的圣母玛利亚像是拉斐尔前派风格的,面庞和她那波浪般的一头金发散发着耀眼光芒,就像是刚刚才喷绘上的颜色。他觉得远处传来的声音就像喃喃地诉说着成功的预示。

晚祷时间很短,没有主旨演讲,也没有吟唱,没过几分钟,巴恩斯神父的声音就响了起来,虽然是从远处传来,却也十分清晰,也许是因为达格利什对这些字句十分熟悉。他正念着第三组特用祷告文,即对所有危难施以援手:“我们恳求您,哦主啊,照亮这片黑暗吧。用您至上的仁慈,保护我们不受这黑夜里所有危险的伤害,看在对您的独子、我们的拯救者耶稣基督的爱的分儿上。”

集聚在一起的教友们默念“阿门”,然后站起来准备解散。达格利什站起身来,向前移动。巴恩斯神父快步走到他面前,白色的法衣都飘了起来。他的自信心肯定是大幅增长,达格利什觉得就连他的体态与第一次见面时相比也变得更挺拔了。现在他看起来更为洁净,穿得也更为整洁,整个人甚至还丰满了些,就像是一点点并不算令人讨厌的坏名声为他的骨架上增添了血肉。

他说:“您能来真是太好了,总警司。我马上就过来找您。我还需要清点一下捐赠箱。我的教会委员们希望我能够按时完成任务。当然了,我们也没指望能收到多少。”

他从裤袋里掏出一把钥匙,打开了圣母像前用于捐赠的烛台架,然后边数边把硬币扔进一个小小的系绳皮口袋里。他说:“有超过三镑的零钱,还有六枚一镑的硬币。我们之前从来没有收到过这么多捐赠。自从谋杀案发生之后,日常的捐赠也变得多了起来。”他的脸上也许是在努力维持一种严肃的表情,但是声音却快乐得像个孩子。

达格利什和他一起走过中殿,来到第二座格栅门前的烛台架边。沃顿小姐刚刚把跪垫都挂起来,又把圣母堂的椅子归回原位,她赶忙跑到他身边。巴恩斯神父打开箱子时,她说:“我觉得里面不会超过80便士的。我过去每次都给达伦一枚10便士,好点亮一根蜡烛,但说实在的,并没有别人用这个箱子。他喜欢把手伸到格栅门里面,划亮火柴,他恰好能够着。真有意思,我直到现在才想起来。我想也许是因为那个可怕的早晨他并没有时间来得及点亮蜡烛吧。就是这么回事,您看,蜡烛还没有被点燃呢。”

巴恩斯神父的双手忙着在箱子里探索着,“这次只有7枚硬币,还有一颗纽扣——并且还是挺特别的一颗。看起来像是银制的。我一开始还以为是外国硬币呢。”

沃顿小姐又凑近看了看,她说:“这一定是达伦干的。他可真淘气。我现在想起来了,他当时在走廊上弯下腰,我还以为他是要捡起一朵花。他实在不该从教堂里偷东西。可怜的孩子,这件事一定一直在折磨他的良心。难怪我当时觉得他因为什么事情而感到愧疚。我正准备明天去见他,我会提起这件事的。但总警司,也许我们现在应该点亮蜡烛,并为您这次调查的成功完成进行祈祷了。我想我兜里有10便士。”她开始在自己的包里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