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徐陵不辱使命(第2/2页)

“朕非秦主,而君实为蔺相。”

而徐陵也适时旧事重提,请求高澄能对江东施以援手。

也许是为徐陵的机与才气所折服,高澄终于松了口,他感慨道:

“江南动乱,百姓饱受兵灾,朕亦深感痛心。

“梁主,朕之丈人也,既有志扫平内乱,朕又何吝些许布绢、甲仗。”

徐陵没想到高澄居然当真慷慨解囊,来不及惊喜,便听见高澄让崔季舒与自己商议具体数目。

经过一番艰苦谈判,最终还是由高澄亲自拍板:

“朕愿援以布绢十万匹,甲杖十万具,箭矢百万发,徐常侍以为如何?”

这一串数字足以让徐陵动容,他激动叩首道:

“外臣叩谢陛下隆恩!”

高澄阻止道:

“莫要急着谢,这些布绢、兵械不过是拆借之用,日后还需要梁主原数奉还,毕竟国库所有,皆民脂民膏,朕也要对治下之民有个交代。”

“自该如此,自该如此!”

离开明光殿,徐陵心情还未平复,几次险些摔倒。

他望向东南方向,仿佛看见了建康台城对自己望眼欲穿的萧纲,暗道:

‘陛下,微臣不辱使命!’

而徐陵所不知道的是,在他离开大殿以后,高澄脸上的笑意更浓。

此前萧纲欠他军费,被逼着杀了一批从逆大臣,才补足了部分,还有二十万匹布的尾款需要分批支付。

如今又向北齐举债,一旦东梁国库无力偿还,只怕又得在高澄的逼迫与怂恿下,将屠刀伸向士族。

既收拾了江东士族,还脏不到高澄的名声。

徐陵回了金陵馆,高澄又命人将魏收唤来,安慰道:

“今日之事,让魏卿受委屈了,且放心,朕会传信张师齐,不许他将之记载于史册。”

为了演好这场戏,魏收实实在在扮演了一回小丑,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若是徐陵此行顺风顺水,那谁都能察觉出其中有阴谋,偏偏是徐陵起初受人轻视,却凭着自己的才智折服北齐君臣,这样的剧本才能让人信服。

当然,这样的演出对于北齐君臣来说,都只是小场面。

当初高欢、高澄父子对于是否法办尉景那一场,才叫大戏,经典程度仅次于贺六浑义释高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