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东北局势(第2/2页)

张亮麾下辽兵,便多是与契丹人发生冲突,高澄尤其严令他不许过辽河,主动与高句丽国爆发冲突。

哪怕契丹内部过于分散,以及多年来持之以恒的物理交流,高澄依旧没有放弃抚慰的心思,毕竟内部越乱,就越好拉拢。

至于东北三方势力最后一支,库莫奚南邻北齐幽州以及辽州东部,西邻柔然,东接契丹,其众共分五部,即辱纥主、莫贺弗、契箇、木昆、室得,其中以辱纥主部最为强大,其部落首领被尊为联盟酋长。

由于库莫奚人直面北齐与柔然的军事压力,在三者之中最为乖巧,高澄称帝建国,库莫奚酋长遣使朝贡,态度不可谓不恭敬,高澄对于安抚住库莫奚人,颇有把握。

至于柔然、突厥两方其实无需太过担忧,自突厥吞并高车余部六万户后,柔然已有警觉,断不可能置突厥于不顾,来找女婿的麻烦。

突厥也是同样的道理,高澄与突厥首领阿史那土门之女密有婚约,之所以未示天下,其一是突厥不愿引起柔然更深的戒心,其二也是高澄不愿让柔然发现自己脚踏两条船。

此番六路使臣,真正担负重任的除了库莫奚、新罗、百济三路外,便只剩了吐谷浑国。

自高澄西巡与吐谷浑缔盟,已有七年,双方于边境互市,各取所需,除民众在贸易时的争端外,从未起过边衅,按理说应该高枕无忧才对。

但高澄深知宇文泰不是张士诚,绝非坐以待毙之人,若自己南征萧梁,宇文泰必定北伐,试图收复关陇,不过以高澄在关陇布置的五万战兵以及十万州郡兵的军事力量来看,若无吐谷浑相助,绝无事成的机会。

毕竟且不提陇山之险,王思政、斛律光、潘乐三将也绝非庸人,论亲近,三者之中,王思政虽有国丈之名,却仍以斛律光为得信任,但高澄依旧以塔防大师王思政主持关陇战局,便是确定了东攻西守的战略。

只需以利安抚住吐谷浑,关陇据险而守,一如司马懿耗死诸葛武侯,宇文泰纵使犯境亦无需太过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