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撤离(第2/2页)

宇文泰的亲族们都在整理行囊,准备随他撤离长安,其中就有不情不愿的宇文小姑。

她是真想留在长安,等待情郎入城,从此与他双宿双飞,但这事开不了口,若与旁人说自己要留下来,届时谁都能猜到她心里有鬼,很轻易就能把她与降卒叛乱联系到一起。

宇文小姑也只好随着众人一起收拾包裹,却在暗地里盘算着还是要找机会留下来。

若高澄知道她的心思,定然是要豪言哄骗,让她继续跟着宇文泰走,好为自己效力,毕竟小高王身边美妾如云,不缺她这一个,哪能体会到宇文小姑的相思之苦。

宇文泰知道时间不等人,将长安府库搬空、烧光以后,立即召集众人,准备随他撤离长安,先往陇山去。

陆续逃回来的将领们自然携带了家眷,士卒们也纷纷偕老妇幼,好在都是骑卒,一人双马,可以腾出一匹马来拉车。

而那些迟迟未归,不知生死的将领,如于谨、李弼、李远、韦孝宽等人的家眷,宇文泰也没强迫她们离开。

他知道这些人或许已经降了高氏,但靠家眷胁迫这种手段其实起不到什么作用,反而会使当年的情分尽消。

如今将这些家眷留在关中,让他们能够团聚,降将们嘴上不说,但心里到底是要念这一份情,将来真有北上之日,或有易帜之时。

宇文泰以为不管是死是降,这些人的家眷都不会被为难,降了自不必说。

对于守节而死者,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怎么也应该嘉奖这种行为,让麾下将领们效仿才对。

只是怎么也想不到,这世上还有小高王这种思路清奇的人物。

一切就绪,随着宇文泰一声令下,众人随他出城向西,这是一支庞大且臃肿的队伍,不止有一万六千骑卒以及将领们的家眷,还有上万长安卫戍部队及其家眷,与大量物资。

宇文泰当然知道这些人会拖延脚步,但若让将士们弃家不顾,只怕会激起兵变。

更让他为难的是,由于东魏多年不做人,比如每年都要来关中践踏禾苗,名声臭得很,居然有许多百姓自发跟随,那场面像极了刘皇叔撤离新野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