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伏兵(第2/4页)

而萧衍期望维持北方分裂,以此守成的心思也是人尽皆知。

段韶对于南梁此时出兵的目的早有明确判断,更坚信以这些年梁魏彼此间的渗透,自己又不是昼伏夜行,如此大张旗鼓,羊鸦仁不可能收不到消息。

既然明知自己南下救援,依旧不遗余力攻城,难不成他们北上的目的只是趁机夺取徐州,就此止步而已。

否则又怎敢在援军即将抵达的情况下,不计死伤,强攻不断。

总不可能是想趁自己还未到达,计划抢先攻占彭城,随后带着疲敝之士据城坚守吧。

段韶沉思一番,很快便猜到了羊鸦仁围点打援的心思。

这也是高澄为何不愿对智士使计的原因,当然若是对方轻敌大意,倒也不妨一试。

毕竟人都有松懈的时候,如志得意满时的高欢,以及陈庆之面对十三岁初领兵上战场的高澄。

羊鸦仁对段韶不甚了解,故而设下这围点打援之计,而段韶一番思考后,也有了反制之法。

他在夜里裹挟沿途村落的农人,让他们扮作军士,与军中羸弱之兵混杂在一起,由副将统率。

自己则率领旧部与州郡兵中的精壮之士,昼伏夜出掩人耳目,落在诱饵身后。

段韶也不是白征这些农人,他向这些人许诺会给予一定的补偿,以段韶吝啬的性格,也别指望他会自己掏腰包,想来还是要找高澄,让他给强征来的近万农人以民夫补贴,例如免一年税赋,减免部分田亩租金。

农人们大体还算配合,毕竟段韶也说了,真要遇敌,他们可自行溃逃。

段韶显然是打算趁梁军追逐这些逃兵之际,从后杀出,一举击溃对方。

他为此还做了第二手准备,当年襄阳之战,高澄麾下京畿军初上战场,见到了陈庆之留下的物资,争先抢夺,彻底失去了建制,若非高季式、高敖曹两兄弟拼死冲阵,为高澄汇聚士卒、重新结阵赢得时间,只怕小高王初出茅庐第一战,就得翻车。

当时段韶也在场,不只是州郡兵,就连自己麾下的鲜卑兵,也被裹挟着抢夺物资,根本不听指令。

如今高氏在将士们身上投入巨大,又数次强调战场纪律,确立了战利品在战后统一分配的原则,曾经的乱象也不再发生。

但南梁可不同,譬如夏侯氏的一万精锐,那可是他们自己家的私兵,断不会出现朝廷花自己的钱,为臣子养私兵的道理。

如今南梁军纪也不比襄阳时的京畿军好上多少。

段韶将大量物资交由副将所领的诱饵押运,不管梁军是追逐俘虏,还是抢夺物资,双管齐下,定要叫他建制散乱。

太昌九年(540年)十月二十七日,在玉璧休整了一小段时间的东魏大军终于拔营南下,因洛水结冰故而人马可以轻松渡河。

此时段韶也进入了徐州境内,而彭城城下,羊鸦仁的帅旗尚在,正迎风飘扬,但他与夏侯譒以及麾下共计一万五千人的精锐早已经失去了踪迹。

彭城被围了一段时日,高岳在城中无法得知外界消息,他猜测羊鸦仁可能在唱空城计,那面帅气只是掩人耳目。

但高岳不能赌,自己麾下这些州郡兵真的只能做守城之用,万一猜错了,此时出城,后果不堪设想。

于此同时,坐镇滑台的娄昭应尧雄求援,领五万兵往豫州开去。

南梁为了使高氏回援,可不只是派了羊鸦仁一路人马。

羊鸦仁选择往徐州用兵,于是萧衍派遣羊侃等人领军五万进攻豫州。

羊侃与羊鸦仁同姓,又同是泰山郡人,只不过并非兄弟,羊侃出自泰山郡梁父县(山东新泰),而羊鸦仁出自泰山郡钜平县(山东泰安)

但两人都是由北魏南奔萧梁的将领,羊鸦仁于南梁普通年间(520年-527年)率众归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