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长安聚兵(第2/2页)

夸吕稍作思考,立即将吐谷浑与西魏边境上的将士尽数内撤,以示诚意,也让宇文泰能够从容将陇西兵力调至关中。

西魏战兵被编为六军,由赵贵、李虎、李弼、于谨、独孤信、侯莫陈崇六人为柱国大将军,实际统率。

每位柱国大将军麾下有两名大将军,共计十二大将军;每位大将军麾下又有两名开府,共二十四开府;每位开府麾下有两名仪同,共四十八仪同;

仪同领兵千人,开府领兵两千,大将军领兵四千,柱国大将军领兵八千,六军合计四万八千人。

再经过宇文泰前段时间穷兵黩武一般的扩军表现,他将新入伍的士卒调往蓝田关与西潼关等地驻防,将南线、中线原有的州郡兵以及陇西州郡兵尽数被调至长安,准备应付北线战事。

长安预计能有战兵四万八千外加州郡兵不下十万,合计兵力能达到十五万之巨,至少在兵力上不会比高氏二十三万六千西征军少太多。

但内里实际情况却只有四万八千的脱产战兵,不过,宇文泰也算是将家底都要给掏空了。

这一战哪怕是胜了,所得战果不丰,让高欢从容而退,西魏财政都要破产。

萧衍得到消息要比宇文泰晚上许多,那时秋收临近结束,东魏也开始了对民夫的征召。

高家父子如此大的动作,他们的野心也显而易见,就是要抓住柔然可能不会插手的时机,彻底奠定北方霸权。

萧衍不明白什么叫前置成本,但之前西魏受灾,他实打实是勒紧了裤腰带去支援宇文泰。

西魏尚未恢复元气之前,自己必须继续帮扶下去,否则当年救助宇文泰的粮食,岂不是白白浪费了,更何况南梁早已经确定了扶持西魏,制衡东魏的国策。

在萧衍的畅想中,一旦西魏站稳脚跟,能够与东魏长期僵持,他坐断江南便可坐山观虎斗,立于不败之地,甚至可以等北方两国多年征战,将士、民众疲敝之际,趁势北伐,完成一统。

但萧衍自己确实没有这样的雄心壮志了,他真的很老了,只能交给后人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