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吐谷浑(第2/3页)

只不过高欢、高澄二人的想法略有区别,高欢希望能连结吐谷浑,东西夹攻西魏,使其首尾不能相顾。

但高澄对此并不看好,历史上的吐谷浑之所以愿意在西魏后方闹事,归根结底在于西魏的强盛让它有了危机感,故而行远交近攻之策。

如今局势较原时空有了非常大的变化,西魏国力衰微,而东魏过于强盛,夸吕脑子坏了才会给宇文泰扯后腿,将邻居从弱小的西魏换成强大的东魏。

高澄的目的只是希望给夸吕一条退路,让其误以为自己无心吐谷浑,哪怕将来真要救援宇文泰,夸吕心存一份侥幸,即使出兵,也不至于举倾国之力。

吐谷浑使者随后拜谒天子,这一次的朝议相较上一回,并没有出现争执。

很快和亲一事便顺利地通过了众议,元善见下诏以济南王元匡孙女为广乐公主,远嫁吐谷浑。

而他心里也对吐谷浑汗的堂妹,满含期待,只是可惜这位亲家相隔数千里,难以为臂助。

且不说夸吕是否会因为一个堂妹,便与高氏为敌,若吐谷浑真有这份实力,这份亲事也不会落到他的头上。

大不了高澄自娶,顶多再受一番非议,过往一些跋扈举动,本就没少被元氏死忠谩骂。

元氏立国百年,多少还是有些忠良,当然不是高家父子那种忠良。

只不过如今高氏未篡,自身又被杀怕了,故而不愿跳出来当靶子。

毕竟协助孝庄帝诛杀尔朱荣,自身险些被灭族的弘农杨氏就是最好的例子。

不同于慕容俨往柔然下聘,这一次高欢、高澄都未派遣大将往吐谷浑迎亲。

为吐谷浑使者在渤海王府开设酒宴践行时,高澄还是特意唤来了慕容绍宗作陪。

慕容绍宗出自慕容吐谷浑之弟慕容廆一脉,与夸吕也算沾点亲戚关系。

席间,使者得知慕容绍宗先祖是前燕太原王慕容恪,当即肃然起敬。

慕容恪十五岁起执掌兵权,堪称前燕入主中原的首功之臣,战功赫赫,为人却谨慎大度,谦恭仁和。

兄长慕容儁临终前,以皇位相托,有没有暗地里安排刀斧手,无从知晓,但慕容恪坚辞不受。

慕容儁病逝后,慕容恪效仿周公摄政,却一心辅佐幼主慕容暐,从未有过僭越之举。

不止军事,慕容恪在政治上同样多有建树,堪称南北朝第一完人。

临终时,推荐慕容暐另一位皇叔慕容霸接替自己。

慕容霸因儿时骑射落马,摔断一颗门牙,于是被素有积怨的兄长慕容儁改名慕容缺,以作羞辱,后来又因名字讳冲天象,再改名慕容垂。

慕容绍宗与使者谈过了慕容恪,又说起了慕容垂。

慕容垂并非其兄慕容恪那样的完人,但其成就却在慕容恪之上。

虽有慕容恪临终举荐,但前燕大权却终究落到了慕容评的手中。

就是被王猛评价为‘真奴才’的那个慕容评。

慕容垂在国内遭受猜疑,于是投奔前秦,深受苻坚喜爱,却被王猛所提防,认为其虽有大才,却非可驯之物。

于是有了金刀计,慕容垂外镇时,送行的王猛请赠信物,以睹物思人。

于是慕容垂赠他金刀,王猛转头便以此为信物,仿造慕容垂的笔迹去信其长子,唆使其反叛。

慕容垂之子慕容令果然逃回前燕,为他自己兵败身死埋下伏笔。

幸有苻坚明察秋毫,素来对王猛言听计从的他,这一次却并未理会其执意要杀慕容垂的请求。

前秦在王猛的统御下,攻占邺城,慕容氏由此亡国。

王猛死后,苻坚先后灭亡丑池、前凉、以及拓跋鲜卑所建代国,统一北方。

可他妇人之仁,或者说爱才太甚,以致养虎为患。

淝水之战,苻坚带了一群二五仔亲自下场,以致大败,慕容垂得以复国,建立后燕,几乎恢复了前燕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