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检阅盐兵(第2/3页)

“我今日与你们说这些,就是要告诉你们,为我高澄卖命,你们不用忧心家眷,不用担心有功不能赏。

“如今你们军饷为每年三石,以外兵供给,若是将来能在战场上证明自己,我定会将你们升为中兵,每年发放五石米粮。

“这一誓,与诸位共盟!”

声音传扬开来,在某些将校带领的节奏下,全场共呼:

“大将军赤诚相待,我等必效死力!”

在欢呼声中,高澄瞥向一旁的高季式,他胸脯挺得老高。

自从高澄在两万大军面前夸赞他五百骑力挽狂难之后,享受众人崇敬的目光,高季式就因激动,脸色到现在都涨得通红。

这些年,出于喜爱等各种原因,高澄着重施恩高季式,到如今,只怕让他捉了大哥高乾、二哥高慎,高季式也不会有一丝犹豫,转头就把他们绑来。

落到高敖曹身上,才会据理力争,为那位三哥求情。

高澄在高季式等人的护卫下,亲自下场穿梭于盐兵各行列之中。

由于与张亮早有沟通,这次召集全军,没有盐兵携带兵械,高澄到达之前,张亮还特意让一众人等相互检查,防的就是有人怀揣短刃。

有什么样的主君,就有什么样的臣属,高澄一众心腹受他影响,安全意识没得说。

高澄让众人就地而坐,自己不厌其烦地穿梭于其中,与将士们拉家常。

一直到傍晚,高澄还留在军中与盐兵们共食,把同甘苦的姿态做足了才回信都。

高澄没有径直回府,而是先去拜访舅父娄昭。

“阿惠在外奔波辛苦,回了信都怎不急着去见娇妻美妾,反而来看我这老叟。”

出门迎接的娄昭朗声笑道。

“公事为重,舅父莫要戏弄甥儿,况且舅父正当壮年,又怎可以老叟自居。”

高澄摇头无奈道。

娄昭知道了高澄是有公事来寻,当即将他引入府中,舅甥两人在厢房中对坐,娄昭说道:

“阿惠有何事,但说无妨。”

高澄目视随行的高季式,高季式立马往屋外值守,防止有人偷听。

确认不会被人听去墙角,高澄也不藏着掩着,直抒胸臆道:

“澄招募两万盐工为军,与父王说是看护盐场,实则另有大用。”

娄昭闻言脸色大变,劝阻道:

“阿惠,姊夫信爱于你,你万万不得被权欲所惑,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祸事,我听闻姊夫堕马以后,患了头疾,时常发作,阿惠再且忍耐一些时日。”

高澄闻言,哑然失笑。

也难怪娄昭要乱想,如今关东牢牢控制在高氏手中,高澄突然神秘地告诉他的,自己手头两万盐兵将有大用,娄昭自然以为是高澄耐不住寂寞要与高欢相争。

“舅父多虑了,当日在晋阳,澄归权于父王,如今又怎会忤逆不孝。正如舅父所言,父王体态欠安,澄所虑者,唯久在洛阳,于晋阳军中素无根基,于是新建两万盐兵,与京畿军合兵五万,再加以父王旧恩,当可稳定局势。”

娄昭听他解释这才放下心来,只要不是他们父子争权反目,别的都不算个事。

但他还是疑惑道:

“阿惠与我提起盐兵,所为何意?”

高澄正色回答道:

“我欲练就两万强兵,唯舅父可受此重托。”

当即就与娄昭分析起来。

高澄没办法把这两万人带回洛阳,总不能打着看护盐场的幌子组建起来的盐兵,却常驻洛阳吧。

而他也没打算把盐兵分散在煮盐的幽、沧、瀛、青四州。

既然要选一州集中安置两万盐兵,则非冀州莫属。

首先冀州与沧、瀛、青三州相邻,与幽州相隔不算远,若有暴乱,可随时奔赴。

其次冀州刺史是他亲娘舅娄昭,把这两万人交由娄昭代为掌管,远比旁人放心,毕竟他无法在河北久留,终究是要回洛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