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西军出动(第3/4页)

难道真出了祸事,要来一次挥泪斩马谡不成。

独立潼关城头,高澄为这个时代的通讯而烦恼。

他对高欢的情况两眼一抹黑,对高澄来说,只要高欢无恙,就算一场大败也能够接受。

这其中既有与高欢这些年的父子感情,更多的是对大局的理智分析。

而在沙苑,高欢大营。

夜幕降临,高欢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也许明天过后自己就将一统北方。

他甚至想到了自己平定关中后,班师洛阳,封齐王,受九锡的场面。

之后更是凭借此功称帝建国,开创万世基业。

回想自己曾经怀朔罪户的卑贱身份,到如今掌控关东,甚至未来一统南北,高欢不由心怀激荡。

遥望星空,他看了一眼长安方向,那是他心心念念的地方。

一旦夺取长安,光靠一个贫苦的陇地,宇文泰还能翻起什么风浪。

又回头望了一眼东方,不知道高澄如今身在何处。

高欢并不知道高澄的具体意图,只以为他屯驻恒农,是要分散宇文泰的注意力,或者趁势取潼关。

对于高澄给他兜底的行为,高欢毫无察觉,毕竟在他的视角里,自己赢定了。

一想到高澄可能要取潼关,高欢哑然失笑:

‘宇文泰明天就要被我覆灭,关中唾手可得,阿惠还去死磕潼关作甚。’

大战之前,相比高欢,宇文泰称得上心无杂念。

哪怕是信使送来的高澄急攻潼关的求援信,也置之不理。

没有什么能比与高欢的决战更为重要,就算高澄入关,他也不可能现在赶来渭北干涉这一场战事。

对于宇文泰来说,只有打赢高欢才有未来,哪怕这个未来因高澄在关中平原的烧杀抢掠而暗淡。

对高澄动作的这一份笃定,连宇文泰自己都摸不着头脑。

不过宇文泰也清楚,高澄威胁再大,但如今的关东之主是高欢。

击败高欢可以让关中暂时转危为安,杀死高欢或许会让高澄上位,但也能让关东陷入混乱。

当高澄领兵北上往晋阳继承家业的时候,他才有可能东出,抢夺人口、钱粮。

让关中恢复元气。

这也是宇文泰要找贺拔胜的原因,没有哪位将领诛杀高欢的欲望比贺拔胜更强烈。

贺拔胜自回到帐中后,就坐在榻上,一直沉默地擦拭着自己的马槊。

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复仇。

为大哥贺拔允报仇,为三弟贺拔岳报仇,也为他自己报仇。

他早就不再是曾被尔朱荣任为中山大都督,威震河北的贺拔胜了。

至少在很多人心中那个贺拔胜已经死了。

有投靠元子攸,再向尔朱度律投降,以及韩陵又叛的原因。

但真正让他威名扫地的是,在高澄玩弄戏耍之下,袭杀天子使臣,而后被十三岁的高澄打得单骑逃亡。

这份屈辱,刻骨铭心。

贺拔胜已经完全不考虑若是真的杀了高欢,自己身处晋阳的妻妾儿女会是什么下场。

他只知道,不杀高家父子,这一辈子都抬不起头。

时间流逝,贺拔胜的营帐中,擦拭马槊的声响却从未停下。

直至夜深,贺拔胜才提着擦得铮亮的马槊,掀开帘子走了出来。

军帐外,是李虎领着早已集结完毕的三千骑,带着易燃物在等候贺拔胜的差遣。

贺拔胜入关之后,身为贺拔岳心腹的李虎刻意与他疏远,但这样的做法正是顾念贺拔氏的恩情。

若与贺拔胜往来过密,引起宇文泰的提防,不止害了贺拔胜,也害了自己。

李虎能有如今的显贵,与贺拔岳的赏识、提拔脱不开干系。

这才有了历史上贺拔岳遇刺,众人争论关西之主该归于谁,他独领部众东出要劝贺拔胜入关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