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马踏淮北(第4/5页)

随夏侯夔同行的长子夏侯撰,也连忙出来好言宽慰兄弟。

夏侯夔扇了一巴掌便不再管次子,脸色凝重的夏侯夔与羊鸦仁分出一部分人马收拢溃卒,两人自己则继续带领大部队赶往魏军伏击的地点,希望魏军贪功没有及时撤走。

可当他们赶到小山包附近的时候,留下的只有遍地的梁军尸骸,早就没了高澄的踪迹。

夏侯夔铁青着脸,命人搜集尸首,也四处收拢溃卒,共得梁军尸骸六千余具,溃卒八千余人。

除去俘虏,其余人自然是逃亡了淮南,一时难以收拢。

羊鸦仁看着满目尸骸,叹气道:

“夏侯公,今日之事并非你一人的过错,陛下若降罪,鸦仁自与夏侯公同担罪责。”

“羊公好意,夔心领了。”

夏侯夔摇头道。

羊鸦仁丢了小黄城,本身就要面临责罚,哪还能帮他一起分担罪责。

“为今之计,夏侯公有何打算?”

羊鸦仁又问道。

夏侯夔遥目北方,纵使不甘,还是无奈道:

“士气受挫、军心已堕,不宜再战,况且料想高贼步卒也快要有消息了。”

两人彼此都心知肚明,虽然收拢了八千溃卒,但这些人丧了胆气,已经起不到多少作用,今日之败再怎么恼怒,他们也不会拿自己的私人部曲强攻小黄城。

只要部曲还在,以萧衍的菩萨心肠,必定不会责罚太过。

夏侯夔、羊鸦仁带着部曲与溃卒南下,移师淮河北岸扎营。

没多久果然得知京畿军步卒进入谯州,而谯州之兵多在羊鸦仁的麾下,慕容绍宗沿途轻易接收各地郡县。

夏侯夔、羊鸦仁不敢再久留淮北,当即领兵渡河。

随着两人退兵,高澄也得以全据谯州,往晋阳、洛阳发送捷报的同时,并上表奏请元善见为谯州复名南兖州。

而正如夏侯夔、羊鸦仁所料,手握精兵的两人只是被萧衍斥责,并未遭受实质处罚。

夏侯夔依旧都督淮南七州诸军事,而羊鸦仁也改任西豫州刺史,都督西豫州诸军事,移师广陵城(河南息县)。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再说高澄领着两千俘虏回师小黄城,尧雄亲自出门相迎。

“雄恭贺大都督再建奇功。”

本以为死守小黄城会是一项艰巨任务的尧雄,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自己却成为了这一战的看客。

夏侯夔、羊鸦仁根本就没有进逼小黄城。

高澄回师途中,也知道了夏侯夔、羊鸦仁南下,心中后怕不已,若是自己贪功,放任骑从追击,只怕要先胜后败。

“我虽寡,但自有精兵强将,敌虽众,不过州郡士卒,当不得尧将军的夸赞。”

高澄谦虚一句,而后急着问道:

“尧将军可集中了城内医者?”

“自得了大都督的传信,雄便已经将小黄城的医者全都调集起来。”

尧雄答道。

原来高澄未至小黄城,信使已经传来命令,让尧雄清空城中最大的寺庙安置伤员,又让他调集医者准备为伤员疗伤。

既然尧雄都已经准备好,高澄便将安置伤员的事情交给他来办理。

临进小黄城前,高澄对随行的骑卒们喊道:

“将士们!你们此战的功绩,我都会如实记录,待回师洛阳,我再为诸位论功行赏!

“而死难的将士,我高澄也会依言照顾好他们的家眷,你们不必担忧!”

满脸疲态的骑卒们闻言纷纷高呼大都督万寿。

又将俘虏将给留守小黄城的尧雄所部看管,便挥手让随行骑卒们返营休息。

高澄自己却没有急着回刺史府,等伤兵入住寺庙后,高澄强打精神,往庙中慰问伤员。

此举自然又一次加深了自己与京畿将士们的羁绊。

高澄回到刺史府,便立即将先前收押的那户人家释放,连日奔袭,他早已经疲惫不堪,倒在榻上就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