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宇文泰(第3/4页)

侯景连忙向宇文泰解释道:

“我就像箭矢,被人所射而已。”

“既然受迫于人,何不引军退去!莫要身死关西才后悔莫及!”

宇文泰对侯景没有什么好脸色。

侯景也知趣的引兵退走。

而侯景入关也给宇文泰提了一个醒,他没有急着前往平凉,而是分派部众严守各处关隘,防止高欢西进。

这才带着亲卫进抵平凉。

以武川豪杰为主的众将尽皆出营相迎。

“贺拔公无罪被杀,请宇文公继任关西之主,统御我等征伐侯莫陈悦,为贺拔公复仇。”

赵贵带领众人行主从之礼,言辞恳切道。

通过先往平凉探听情况的夏州长史于谨传达消息,宇文泰知道是赵贵最先提出迎奉自己。

他赶紧下马扶起赵贵,又抬手需扶众人,说道:

“贺拔公身死,泰如丧肝胆,所求者,为贺拔公复仇而已,诸位推我为主,泰年岁尚浅,只恐不足以当此重任,还请诸位另择明主,泰愿做先锋,取侯莫陈悦首级,以祭贺拔公。”

二十七岁的宇文泰明明已经做好了继领关中的准备,甚至早早派人把守关隘抗拒高欢,却还要辞让一番。

“贺拔公率领我等入关,辛苦厮杀才有今日基业,贺拔公已没,非宇文公不可主关西,公若推辞,关西必为贺六浑所得,我等死不足惜,唯恐九泉之下愧见贺拔公。”

赵贵等人自是苦苦哀求。

眼见众人确实诚心迎奉自己,宇文泰这才长叹一声,勉为其难道:

“诸位既然坚持要奉泰为主,泰不敢再辞,既为关西之主,诸位需听我号令,若不愿追随,今日自可离去,或投陇山、或投高欢,泰绝不阻拦!”

这一句话激得众人两眼冒火。

侯莫陈崇率先站出来,他拔出佩剑,怒视众人道:

“贺拔公被侯莫陈悦所杀,却也是由高欢唆使,今日谁敢背弃贺拔公恩义,投奔仇寇,请试我侯莫陈崇的剑刃是否锋利!”

要不是大家伙都知根知底,侯莫陈崇恨不得当场改个姓,免得别人误以为自己与侯莫陈悦是一对兄弟。

几乎所有的武川籍将领尽皆起身拔剑,目视周围之人。

而人数偏少的非武川籍将领也赶紧跟上。

这时宇文泰也拔出自己的佩剑,高举向天空,大喊道:

“今日!我宇文泰与众位盟誓,血债血偿,我必取侯莫陈悦的头颅以慰贺拔公在天之灵!我与高欢,不死不休!谁敢言投奔高欢者,泰必杀之!”

说罢,一剑将自己的白马坐骑斩杀。

赵贵、李虎等人与他同誓:

“我赵贵(李虎……)与宇文公共盟此誓。”

宇文泰就此统御贺拔岳余众,再次分派将领加强东方关隘的守卫,防备高欢。

旋即以哀兵的姿态,移师高平(宁夏固原)往陇山进逼,征伐侯莫陈悦。

可叹侯莫陈悦以为交出贺拔岳尸首,就能缓和与其旧部的关系。

当高欢得知宇文泰继领关西,他终于想起了曾经那个神态让自己感到惊奇的年轻人。

‘只恨没有早杀此獠。’

此时的高欢已经走到蒲津,沿途粮道频遭袭扰,让他苦不堪言。

在关西权力重组的如今,大军再往关西,没有粮草保障,举步维艰。

若是将这支军队葬送,别说关西,就连关东也保不住,高欢不得已,含恨退兵。

同时也坚定了清除河西贼人与刘蠡升的决心。

高欢遗憾之余,倒也没有久久郁结于心,贺拔岳已死,天下再无敌手,宇文泰,又怎么能入他的眼。

临撤军时,高欢在蒲津登高西望,他满含自信道:

“贺拔岳既没,关西早晚必归我所有。”

而随他同行六镇众将们,纷纷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