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事后(第3/3页)

“还请舅父出城叙话。”

娄昭摇头感慨,果然如姐夫一般小心多疑,但还是依照高澄所说,只身与他出城相见。

高澄这才放下心来,又问了一番城中情况,娄昭并没有隐瞒,将众人所做所为都告诉了高澄。

尤其是对尔朱英娥与陈元康赞不绝口。

高澄闻言心中大感欣慰。

回府后,命人招陈元康、杨愔前来,自己则先与尔朱英娥叙话,洛阳恢复秩序,高乾、李元忠领着亲属各自回了家中,如今府里也只剩了尔朱英娥这位重要人物。

等到陈元康、杨愔登门,高澄这才往大堂相见。

将两人细细打量,庆幸没有缺失什么物件,但杨愔脸上的愧色却引起了高澄的注意。

夸奖陈元康后,高澄问向杨愔:

“遵彦为何闷闷不乐,似有心事郁结?”

“仆愧对世子信重。”

杨愔悔恨不已,将缘由尽数告知。

原来杨宽已然被捕,也从其余人口中得知,杨宽是元亶同党,为他在杨愔处探听消息。

高澄沉默许久,招来斛律光耳语几句,斛律光领命告退,高澄这才对杨愔道:

“杨宽受我密令,假意屈从元亶,为我传递消息,深受元亶余党所恨,被人暗杀,杨宽的身后事便交托给遵彦了。”

杨愔跪地叩首哭泣:

“世子爱护,愔虽死难报!”

高澄暗自叹息,历史上杨愔之所以身死,就是因为行事不密。

高洋死后,娄昭君、高演、高湛控制北齐军权,杨愔计划除去高演、高湛,却把消息告诉了高归彦,高归彦告密,这才被高演、高湛先发制人,将参与谋划的重要文臣尽数处斩。

念及此处,高澄还是忍不住劝了一句: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失其身。’遵彦读书比我多,自是明白这个道理,日后定要以此为戒。”

当夜,杨宽就被人放了出来,就着月色,走在大街上,心里还在思量:想不到遵彦如此受高子惠的看重,这也能将我保下。

还没走出多远,就有一支暗箭射来,从杨宽脑后贯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