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节 各处的开端(第4/5页)

毕竟当年的京观,实在令人心有余悸。

虽说这一次有确切消息,南方曹氏大军不会短期内北上。但这个年代打仗都是以月、年为单位的,不能轻忽。

于是,杨古利在突破三屯营的第一时间,就率领本部兵马东出走廊。其部的战略目标很简单:尽最大可能占据河北东部平原上的据点,在未来,迟滞可能从天津方向出现的曹氏兵马。

这个战略,是大军出发前,崇德皇帝召集诸将讨论时,一致决定的,不容更改的一条重要决策。

为此,在原来拟定的十万军士的基础上,满清朝廷还专门给杨古利增加了两万步兵用来攻城或者守城,这是历史上没有的。

今天,杨古利带着麾下两千骑兵先锋,来了。

策马登上一座浅浅的土丘,脸型削瘦,肩背却是宽厚的杨古利,第一眼就看到的,是二十余里外的迁西县城。

接下来,他目光横扫。广袤的河北平原,滦河,乃至远方的植被村落,都落入了他眼中。

“阿克丹,你带五百骑,去东边看看。”

“诺。”

“图浑,你带五百人,绕过县城,去南边看看”

“诺。”

“我带剩余人马去取县城,你们天黑前要回来。”

“诺!”

寥寥几句命令后,多达两千的杨古利本部骑兵,徐徐散开,像三把雨伞一样铺开在了平原。

下马休息了一柱香功夫,杨古利本人带着一千骑兵,沿着滦河,开始徐徐南下。二十几里的路程,不到一个时辰就走完了。

下一刻,面对已经放下了吊桥,虚掩的迁西城北门,饶是百经战事的杨附额,也不禁疑窦满心,颇有当年司马懿在西城下的感觉……

大约是城头少了个弹琴的来烘托鬼魅气氛的缘故,也就犹豫了两分钟,杨附额便派了一个小队骑兵进了县城。

没过多久,先锋隔着吊桥,兴奋地拉开了县城大门,遥遥挥手:“附额,县城里明人都跑啦!”

“还真跑了?”

半个时辰后,彻底在无人县城里逛了一圈的杨附额,坐在县太爷大堂上,着实有点出乎意料:明人还真是吃一堑长一智啊,全县老少这么就跑了?!腿停快啊!

令附额大人惊讶的事情还在后面。

傍晚,他撒出去的两股人马都回来了。这两伙人不约而同带回来了坏消息:半日马程内的明国村落,无一例外,全部被焚烧一空……老乡统统地不见的干活。

猛然起身,望着已经跌落城墙的夕阳余辉,杨附额这一刻突觉不妙:从叩关那一刻算起,他是马不停蹄赶来迁西县城的。

如果说看见狼烟,县城官员早有预案也就罢了。可四乡民众如何能狠心焚了家园,靠着两条腿跑出了马腿范围?

如此诡异的坚壁清野,令杨附额寒意上身。冥冥中,一个不愿意提起的姓氏,突然间出现在了附额的思绪里:“不会的,就是乡民见到狼烟跑了。”

强行让自家镇定下来,附额当即下令:“紧闭四门,饱食休息,明日随我南下查探。”

“诺。”

“哼,我倒要看看,这东三府的乡民,真个跑光了不成!”

……

是夜,月晦星稀,天干物燥,伸手仅见半指,正是夜黑风高杀人夜。

县城外的小树林中,观察了一番的几个黑影,向后方发出了电波信息。

足足三个小时后,一千名牵着裹了蹄子的马,步行而至的春雷营精锐,来到了小树林。稍事休息后,指挥官一声令下,士兵全体上马,点燃火把,向县城冲去。

城头放哨的八旗精锐,在骑兵冲锋后的第一时间,就发出了警报。与此同时,休息状态的旗兵在凄厉的角号声中,开始陆续从床上起身。

原本因为心忧没有睡觉的杨古利,披着外衣跑上了城墙:他需要评估来敌信息,才能发出作战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