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节 北方三人组的日常(二)(第2/3页)

没过多久,隆隆的马蹄声响起。张师长带着一干召集来的心腹手下,一马当先,出了营门,直奔海河方向而去。

及到半路,路过天津站本部时,已然有十余人同样骑着马在门口等候了。

这队人带队的不是别人,正是明面上的曹大帅商务代理人,背地里的天津站站长姚建设。

两股人马见面,并无二话,随即汇合成一股。最终,马队在正午时分,赶到了海河边的专用码头。

自从穿越者开始在本地搞开发后,沿着几十里海河两岸,就出现了不少公私码头。

这其中,吞吐量和占地面积最大的,无疑是安装了蒸汽设备的公用码头。其次,就是城外几处“号子营”专用的客运码头。

而今天马队所去的,则是距离客运码头不远的军方专用码头。

军方专用码头,顾名思义,大多时候只供军警宪特系统使用。当然,这里最重要的接待工作,永远是针对穿越人士的。

今天也不例外。

面对即将登岸的贵客,号称北方三巨头的其中两位都亲身相迎,可见隆重。

当两位大佬来到码头时,这里已经提前到了不少人了。这其中囊括了相当多人在天津的穿越者,以及他们的团队。

这种极其少见的接站场面,令与会者都莫名兴奋。

如此一来,往日算得上冷清的军用码头,就变得熙熙攘攘。很快,各个部门的随员知趣排开了阵势,摆出了一幅夹道欢迎,气氛热烈的架子。

……所谓的“北方三人组”,时至今日,早已变成了北方军政系统的代称。想也知道,穿越势力现如今在北方各地铺开了如此大的摊子,其下直属人马就不少于几十万众,怎么可能还是三个穿越者在负责。

事实上,这几年发展下来,即便只说京津两地,在各行各业充当专家兼管理者的穿越者,总人数也早已达到了三四十人之多。

今天能到码头的随员,都属于核心土著这一层,所以大家这会情绪都很高涨……毕竟能站在这里,就是跨过了某种隐含的门槛。

像哈六就在对面的阵列中,看到了刚刚才谈到的天津站特工火贵。

友好的伸手打了个招呼,哈六老老实实牵马退到了队伍后排一个不起眼的位置。

之所以站在这里,不是因为哈六不喜欢出风头,而是因为他有其他目标要观察:就在隔壁不远的号子营码头,正有着一艘大船,已经生火加压,冒出滚滚黑烟。

排成长长的队列,沿着踏板上船的乘客们,统一穿着蓝色牛仔布工作服,戴着棉布短檐帽。

这些人明显不是南下务工的平民。很多人上船时,会与四周的安保人员发生肢体冲突。当然,这种行为除了换来一顿棍棒外,再没有其他好处,被打完还是会被扔进底舱。

目送着熟悉的太行群侠被人像倔驴一般赶进船舱,饶是哈六眼力好,也无法从一模一样装扮的人群中找出自家老哥哥。

最终,哈六只能将头扭回了大海的方向……人群已经躁动起来,船到了。

缓缓停在码头的,是一艘突突冒着烟的内河艇。

这是常见的接客程序。远来的大海船,会在海河口驻泊,然后乘客换乘内河艇上溯到天津。

没过多久,在一片礼貌的掌声中,年逾四十,身材高瘦,穿着一身羊毛呢子大衣的贵客,第一个从船舱里走了出来。

大燕国最新一任内政部长:冯峻。

身为最早一批的穿越众,冯峻在体系中拥有着巨大影响力,是最核心的政策制定者,穿越众里的实权人士。

此君在穿越初期,就以大和尚的身份,一手创建了以杭州摩云观为核心的偷渡体系。之后,冯峻又搭建了整个穿越势力在大明吸纳人口的框架,并创办了早期的教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