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节 北归(八)(第2/3页)

“知道了。”

义鑫隆商队此刻的行进方向,并不是直接拉斜线去西北方向的易县,而是先沿着拒马河北上。

这是因为,左近有白洋淀的直流湖泊,属于湿地地形。这种湿地在春夏是水沼,在冬季可就是要命的陷阱了。

所以商队今天必须要沿河北上,待到宿营地扈庄落脚,正好可以绕过湿地,明日一早西去易县。

好在扈庄和易县都在一条平行线上,所以商队今天也不算绕路。

接下来一路无话。无论是车队还是后方的身影,都在低头赶路。

下晌,车队顺利进入官道旁有名的扈庄大门。

而那两个远方尾随的骑影,在观察到商队进庄后,便悄然不知踪影了。

由于掌握的情报太少,所以车队中的少数知情人士也不好下什么判断。为了避免恐慌情绪,吴掌柜除了多安排人手值夜之外,一切外松内紧,貌似平安无事。

第二日一早,车队按时从扈庄出发,目标正西四十里的易县。

俗话说得好,好的不灵坏的灵。

就在车队出行五里后,阴魂不散的两个骑士又突兀出现,缀在了后方里许外,一路跟随。

而这一次,没了拒马河的阻隔,车队终于可以做点什么了。

简单商量几句,吴迁和另外一个称做老傅的护卫,便留在了官道正中。

没过多久,随着“哒哒”的马蹄声,吴迁终于将尾随的两个骑马人堵在了官道上。

没有什么西部片的冷酷拔刀对冲。毕竟大明朝也没有规定,不带行李的骑马人都是死罪,可以当街斩杀。

吴迁是防御性质的商队护卫。即便他笃定对方就是某股势力派出的探马,也不可能主动挑起冲突……杀探马鸟用没有,还激化了双方矛盾。

对于商队来说,任何时候肯定是以和为贵,交涉为上。

看着二十步外这两个头戴毡帽,身穿羊皮袄,一脸皴皱,浑身上下透着匪气的“旅者”,吴迁提缰引马缓缓前出两步。

接下来,他按照江湖规矩,先抱拳施礼,再自报家门,最后拿出两锭五十两大银:“道左相逢,都是缘分,区区薄礼不成敬意,请二位兄弟喝碗水酒。”

这就是试探了。对方接下来的反应,会暴露一些信息。

当然,最好的结局,就是这二位同样报上自家山门,然后双方再讨价返价一番。最终商队多破费一点银两买匪伙滚远,大家自此再无瓜葛。

然而世上事,从来都是艰难。

在吴迁抛出正规套路后,对面两个骑马人,默不作声候了几个呼吸,竟齐齐打马回缰,返身扬长而去……

在原地默默看着对方背影的吴迁,脸色难看至极。

吴大掌柜自从带着车队和吴迁分手后,往前走了二里地便下令停车打尖。

过了一会,吴迁追了上来。

特意在僻静处点了炉子烤火的吴掌柜,很快得知了方才的交涉结果。

吴大掌柜的脸色同样垮了下来。

能拒绝如此大额银两的探子,一定不是因为品德高尚。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二人背后,有着大股匪伙在伺机而动,所以他们不敢造次。

虽然双方从头到尾都没有进行过信息交流,但从结果来看,已经透露出了最坏的信息:匪伙确凿盯上了义鑫隆的商队,并且不打算和谈,要见真章。

然而,这还不是最坏的消息。

两个头目分析完毕之后,全程一直默不作声扮演透明人的老傅,先是扯下自己脸上挡风的布巾,然后缓缓说道:“该是两路人马,并了伙!”

“啊!”旁听的吴少爷都震精了。

之所以吴迁带这个叫做老傅的中老年护卫去和探子打交道,就是因为老傅早年间在匪伙待过。平日里老傅在商行中的角色定位,本来就是负责收集情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