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节 幻变(一)(第2/3页)

杜少为闻言,和纪湘会意地对视一眼,面带得色道:“呵呵,长石(吴法正的字)兄看来是有所得?”

“只一事窥得一斑。”吴法正竖起手指,感慨地说道:“弟一路行来,城中竟然不见一个乞丐。只此一桩,便是京城也难及……不愧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啊!”

听到外省士子如此赞誉家乡,杜少为大感得意,不禁哈哈大笑:“兄有所不知,那一干乞儿如今都在城外‘堆粪’呢。”

待到笑毕,杜少为起身,若有深意地引着吴法正去了街口茅厕“方便一二”。

吴法正还是第一次进杭州城里的“公厕”。

一进门,他就被震撼到了。整体用红砖砌就的茅厕,齐整的坑位都用砖墙隔开。整个茅厕地上干干净净,不见半点粪尿痕迹和夏天必备的蛆虫。

来上厕所的人不少。如此虽说有一些臭味,但很快就随着墙头的镂空砖眼散出去了。即便现在是炎热的夏天,这处茅厕的味道却足以能让人忍受。

更加令吴法正惊讶的是,在厕顶上方他看到了一个用铁管支起来的大铁箱。

而后在杜少为示意下,小厮去铁箱旁用力一拉……下一刻,吴法正秒懂:从铁箱中奔涌而出的水流,将他们方便过的一切痕迹都冲走了。

听到哗啦啦的冲水声后,一个须发苍白,佝偻着腰,穿着橙色马甲的“厕祝”走了进来。

见是几位公子哥拉了水箱,厕祝老兄倒也没说什么,只是嘴里嘟囔了两句:“冲水是有定时的!”

杜少爷闻言一笑,使眼色令小厮给厕祝赏了几个铜钱。

这下厕祝再不嘟囔了,道谢过后,他便去了厕后给水箱加水。

饶有兴趣的吴法正,急忙随着杜少一起去看究竟。

厕所后边是一条河道。厕祝其实只需要上下拉动一个铁把手,伸进河里的管道,就会将河水虹吸到隔墙的水箱里。

事实上这就是一个简单的人力套管抽水系统,后世农村电视剧中随处可见。

“不意尽有如此机巧。”

见吴法正啧啧称奇,杜少为便又领着他去了前边不远的地方。灌木丛中,一处砖砌的“化粪池”,最终解释了水冲厕所的奥秘。

事后,回到茶摊坐下的杜少为,这才细细给吴法正讲述了一番杭州城里乞丐和茅厕之间的关系……话说,几年前,有一伙山匪下山从良了……领头的叫周通。

后来,由于宅心仁厚,于是杭州城里的花子头便脱袍让位,余者公推周通坐了头把交椅。

做了龙头的周帮主,开始给手下成千上万的叫花子找饭辙。于是,他首先整理、完善、搭建了整个杭州城内的垃圾回收系统。

与此同时,丐帮在城外下风处又修建了堆粪场。几年下来,周通就这样将一个人见人嫌的买卖,做成了日进斗金的产业。

杜少为告诉吴法正,现如今,杭州城里所有的生活垃圾,包括各处修建起来的免费茅厕,都归丐帮所有。

市民平日里要缴纳一份垃圾清运费。而这些垃圾粪便被运到城外的堆粪场后,过段时间,又会变成上好的肥料,出售给周边的农民。

说到这里,杜少为不禁有些感叹:一开始谁也没有看上这等生意,直至出了个周通,城内某些不那么在乎面子的大户人家才发现这生意“做得”,有意染指。

然而那个时候周通羽翼已丰,再加上独家堆肥技术无人能破,于是周通就这样把生意做到了今天。

最后,杜少为告诉吴法正:之所以杭州城内不见一个流民饿乞,不光是因为清运垃圾的缘故。事实上,那周通早几年前,自从战舰炮轰上海县城之后,就公开投靠了某个不可言说之人……城里多余的叫花子,都被这厮卖到夷洲种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