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节 救反贼(二)(第2/4页)

既然在整体层次上被贬低了几千年,那么面对其他行业的揶揄,下九流们通常也很难较真。所以包牢头听白胖子打趣,也就是哈哈一笑,便拉开椅子招呼来人看座。

事实上,上了楼梯的是两个人。矮胖的郑胖子是一个,他身后还跟着一个二十五六岁,圆脸浓眉的年轻人。

矮胖子老郑算是包牢头的老相识。此人是个商货牙人,有官照的那种正牌牙人,常年在城外的码头拉媒对缝,三教九流都熟。

由于接触面广,所以老郑不时也会介绍“客户”给包牢头。盖因进了府衙大牢的犯人,并不全是本地人,也有不少外地来犯事的。郑胖子常年混码头,能第一手遇到来疏通关节的犯人家属。

郑胖子大刺刺落座后,包世男同样客气地请年轻人坐了下来。

能请动牙人相随,再加上一身同样不便宜的松江棉布袍子,老江湖包世南不便怠慢。

宾客坐定后,手脚麻利的伙计及时端来了新茶。

下一刻,郑胖子自来熟地端起绍兴红泥茶壶,给三人面前的青瓷杯里斟满了碧绿的茶水。

与此同时,郑胖子笑眯眯地介绍客人。

这个圆脸年轻人按照老郑所说,是骡马市上的“小管。”

小管也是个牙人,主营骡马交易。不过他在这一行是小弟,业务量小,属于没有官照的私牙。

这一次小管找到行业大佬老郑,是因为要请老郑出面,引见包牢头,谈一谈他家远亲在府衙大牢里的待遇事项。

老郑说的这些,丝毫不出包世南所料。这种套路他几乎天天遇到,是再熟悉不过的模板。

短短几句介绍完小管来历,老郑举杯碰茶,然后起身,嘴里推说生意繁忙,拱拱手告辞了。

这也是正常套路。像老郑这种牙人,一旦把人引荐到,就算完成了任务。包牢头这里,自然会记人家一份人情,逢年过节是要给老郑补上的。

包世南于是起身遥遥拱手。

接下来,该办正事了。

包世南再次坐下后,先是用一双老眼正经打量了一番小管,然后他这才笑眯眯地张口问道:“不知小管兄弟,家中何人在狱啊?”

惯常犯人家属,多是平民小户。在这种场合,见到穿着公服的衙人,很多都战战兢兢,话都说不利索。

然而今天这位小管,到底是做牙人生意的。听到问话,小管一张微黄的圆脸丝毫不紧张,反而笑嘻嘻地眯眼拱手,用很地道的汉阳土话说道:“不瞒包牢头,兄弟我今趟前来,实也是受人所托……小弟有一门远亲在洛阳,日前收到信,言明有两个乡里在府衙入监,故托我照看一二。”

“应当,应当。”

包世南听到这里连连点头,一副知心宽厚大叔模样:“有乡里入监,是要托本地亲朋照看一二的……也是一份情谊。”

“是啊是啊,都是情谊。”

小管这时托起袖子,伸手拿起茶壶给包牢头斟茶,同时说道:“这不就麻烦到包牢头这里了嘛……还望包牢头行个方便!”

说到这里,小管轻轻放下茶壶,脸上露出成竹在胸的微笑,同时说出了某人最期待的那句话:“只要包牢头肯帮忙,这银钱一事嘛……咱们好说。”

“哈哈。”

话说到这份上,包世南已经无比满意了……和牙人打交道就是爽快,几句话就能说利索。

既然满意,就该进行下一步了。包世南要做的,首先是要知道小管口中的人犯名字,接下来才好根据人犯的刑期等条件来开出价码。

于是包牢头端起茶杯,一边吹着茶叶,一边随口问道:“说了半天,还不知小管兄弟的远亲是牢里哪两位啊?”

闻言,小管微微点头,张口,小声从嘴里说出了两个单词:“田大,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