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节 联军(第2/3页)

雨季对于古代军队的摧毁是致命性的。湿热多蚊,缺乏卫生防护的环境,可以一夜间让一支强军集体患上痢疾,也能让军队倒在疟疾面前。

事实上不论中外,绝大多数的战役都是在寒冷天气下进行的。在古代,湿热,对于群聚军队来说,那是比敌人都厉害的生化杀伤环境。

靠着2000开拓军的后膛枪,以及全力配合的阮氏部众,王博最终花了2个月时间,将联军的卫生观念从无到有的建立了起来。

这种卫生观念,别人看在眼里,可是学不来。光大批的消毒水和漂白粉,就不是任何一家军队能提供的。

时间一晃到了6月下旬。磨合完毕后,总督府下令,联军开拔……目标:西贡城。

比起西贡这个明朝才出现的名字,后世国人因该更加熟悉另一个名字:胡志明市。

湄公河三角洲是中南半岛最南端的富庶平原。此地位于越南和泰国中间,全年高温,土壤肥沃,水网密布,水稻种植历史悠久,是亚洲水稻单产最高的地区。

座落在这片核心地区的西贡,由于处在水系中心,又担当着海港功能,早早就从渔村发展成为了一处重镇。

和后世的石家庄一样,这个过程是被历史自然推动的。西贡的发达在多个世纪前就有了眉目,到了明代,更加成为了一处重要的贸易港口和粮食集散地。

明朝间接影响了这一点。

明朝,从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大明帝国派遣郑和七下西洋。

七次下西洋,确立了中原王朝最新的朝贡贸易体系。

之后,东西亚、中东沿海、东非等诸多邦国纷纷对明国开展贸易(朝贡)。

于是,西贡成为了西来朝贡船只停泊的重要港口。

久而久之,这里才被称为“西贡”,是汉语“西方来贡”的意思。穿越者降临这个时间点,西贡这一战略要地,目前还是属于柬埔寨王国。

此时的柬埔寨王国地盘不小。其国不但囊括了后世地图上北方的高原,还掌控着下游的湄公河三角洲。

和北方高原对应,湄公河三角洲由于是平原地带,所以在这个年代被称之为“下柬埔寨”。

而三角洲上最重要的西贡城由于其特殊地位,柬埔寨王国甚至专门派遣了副王镇守此地。

然而这种局面很快就要改变了。

真实的历史上,南越这一次战败的阮氏政权,在抵抗北越侵攻的同时,还不断向南拓展,最终吞并了占城国。

占城国是越南狭长地图的最南端。

吞并了占城国,南越阮氏就会面朝大海。那么接下来,彼辈自然会将目光投向西南方向富庶的三角洲。

这一历史进程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最终,就在十七世纪,湄公河平原,包括西贡在内的平原土地,都被越南并入了版图,成为了后世人们熟知的越南领土,以及胡志明市。

而这一次的联军,虽说最终目的是大城王朝,但是第一阶段的目标,毫无疑问就是挡在面前,处于产粮区中心的湄公河平原了。

……号角声中,武备简陋的士卒,抗着同样简陋的竹梯,冒雨冲向了高大的西贡城。

一场传统的攻坚战就此开始。然而随着城头上的抵抗,这场战斗很快就结束了。没过多久,丢下了一些尸体的攻城者败退回了出发阵线。

西贡城外,往日的市集已经变成了由壁垒和壕沟组成的第一道战线。

战线后方,有一处富商修建的,少见的二层石砖结构宅楼。这处宅楼如今早已人去楼空,被外来者占领,成为了前线指挥中心。

二楼的楼顶上,之前就有搭好的竹棚,大概是商人用来休闲饮茶的,这会正好用来避雨。竹棚下,一众坐在竹椅上的大人物,观察着前线败退下来的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