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节 接收(二)(第2/3页)

出了东莞会馆的大门,已经有一辆精致的马车停在门前了。这辆车是新区区政府给底下商人们的优惠礼品,车身挂着独特的楠木徽章作为标记。

这一面木制徽章的内容很简单:彩漆手绘五环。后世人很熟悉这个图标,因为每隔四年它就要出现在公众视线。

现如今这个徽章,是新组建的“华商联合会”会标。

从徽章和名称就可以看出,这一准是穿越众鼓捣出来的玩意。没错,这个新开张的华商联合会,就是穿越众用来吸纳“进步商人”的官方机构。而急先锋宗本宗老爷,现如今已经是半个官人,是华商联合会十二位常任董事之一了。

随从们服侍老爷上车后,便分成两排跟在马车后方,随着马车在十七世纪澳门狭窄的石子路上缓缓前行。

澳门城刚刚经历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战争,所以路上行人稀少,远没有战前繁华。马车这一路走过,沿途的商铺有一半还关着门。

好在如今是穿越者掌权,所以特区那边第一时间就调集了大批民工进驻城内。随着民工进城,渐渐地城里也就有了人气,一些和总兵府有业务来往的商家,也及时开门做起了买卖。

马车穿过混杂着中式和伊比利亚风格建筑的商业街后,不多久,就来到了澳门城中的重心区域:葡人区。

葡人区里大多是比较上档次的欧式宅邸,这里还有教堂和教会总部,以及各种市政建筑,是城市核心。

马车经过这里时,透过玻璃车窗,宗本欣慰地欣赏到了一幕幕“国破家亡”的惨状:围在豪宅门前的持枪士兵,拿着登记册子,穿着白色衬衣,负责查抄产业的文员,还有神情激动,大吵大闹,悲壮地伸出双臂站在自家门前,试图阻拦“强盗们”的红毛老爷。

就这样一路看着戏,宗老爷……宗会董坐着马车到了市政厅门前。

由于现在还是军管阶段,所以市政厅门口不但有登记员,还有值班排长。被随从簇拥下车后,宗老爷先是在门口登记,然后由于他是会董大人物,所以专门有一个登记员带他进了市政厅大门。

短短几天时间,之前的老式建筑已经换了模样。窗户都被换上了透射着明亮光线的大幅玻璃,之前的大厅里,现在已经摆上了一排排办公桌,每张桌子后都有一个衬衫短发的文员在忙碌。

大厅两侧的走廊,现在增加了来回走动的警卫。这些警卫腰间别着火器,手拿短棍——警卫的注意力,是走廊长椅上坐着的那些前来办事的人。

这些前来办事的人中,华商洋商都有。他们统一在胸前挂着白漆木刻章的临时通行证,其中很多人怀里都抱着一个木匣子。

宗老爷知道,木匣子里都是地契文书,这些人一看就是被迫“响应政府号召”,“主动”前来市政厅登记财产,换领新版地契房契的。而巧不巧的,宗老爷还在其中看到了自己的老熟人:葡国大翻译,老牌掮客,牛希建牛老爷。

换做以前,宗老爷肯定要上前和买了他产业的牛老爷寒暄两句的。然而今时不同往日,宗会董现在是总兵府挂了号的人,是能参与到总兵府商业大方向实施的大人物,像牛老爷这种的,已经不在宗会董眼中了。

于是宗老爷眼角朝天,拄着文明棍,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在登记员的微笑服务下,大摇大摆从牛老爷面前走过,一路去了后厅。

后厅里,新任的澳门特区区长李龙李大嘴同志,正在和几位早到的会董扯得高兴。

半躺在交椅上,皮鞋高高翘起,搭在台湾产红桧大板桌上的李大嘴,看到西服西裤的宗董事进门,当即哈哈一笑,主动伸出了手。

李大嘴对宗董事的印象很好。这位宗老爷,在入城那天的仪式后,是第一个上前给他道喜的明人土著。当着曹总兵的面,宗老爷着装得体,说话又好听,令李大嘴感到很有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