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节 明葡战争(二)(第2/3页)

在后世,人类操纵着卫星、核潜艇、隐形轰炸机、航母以及主战坦克,翱翔在天空大地和深海。在那个时代,自然环境给战争带来的影响已经被压缩到了最低,根本不是活在十七世纪的人们能想象到的。

而在这个时代,无论是海战还是陆战,随便一场大风雨或者大雾,就有可能改变一场战争的结局。穿越者不喜欢的,恰恰就是无风或者微风的天气。

要知道,接下来的这场战争,从严格意义上讲,是“明国军事力量”和外界进行的,有史以来的第一场正规“热兵器”战争。参战双方会使用大量的黑火药兵器,战场上会出现巨量的硝烟。

这一场战争很“正式”,穿越者也很重视,而硝烟,则是穿越者最讨厌的东西。

道理很简单:作为强势一方的本能,就是要将战场变数控制到最小。而对于弱势一方来说,大风大雨大雾,包括硝烟在内,都是自家绝地翻盘的有利条件。

一直以来,将手底下的黑火药军队发扬广大的穿越众,已经根据几年来无数次大大小小和土著的冲突战争,在付出血的代价后,总结出了最适合当前这个时代的作战经验:哪怕让出地利,哪怕要承担命中率下降和拉长战争时限的后果,也要尽可能选择有强风的天气和土著作战。

穿越者的目光还是比较长远的。在未来的岁月里,部队会分散在广袤的东亚、南亚、太平洋以及南北美作战。而到那个时候,是没有无人机、雷达这些来承担战场观测任务的。所以从现在开始,就不能指望那些高科技器材了,不能给这支黑火药部队养成习惯,一切要尽可能按照现有的路子来。

那么,就要候风了。

在这场不对称战争中,由于明国方面占据了压倒性的人数和地理优势,所以葡萄牙人是没有什么纵深的。现如今弗朗机鬼畜们已经龟缩进了炮台和城内,坐等敌方上门。

然而盘踞在澳门岛上的葡人,接下来,有点莫名其妙地渡过了开战的第一天——没有响过枪声的第一天。

不过葡人很快就反应过来:对方还没有准备好。

奇怪的静坐战争就这样开始了,南线无战事?

好在这种局面没有维持很久,毕竟战场位置就在沿海地带,想找一个有风的天气不难。

于是在又过去了两天时间后,这一天清晨,莲花茎方向终于响起了隆隆的炮声。

有了这几天的准备时间,足够“官军”将几门大炮从香山县城陆运到澳门闸口了。之所以大炮没有直接从关闸旁的码头上岸,纯粹是因为这儿的木板码头太单薄,根本承受不了大炮的重量。

这样一来,大清早继续来到城楼上观山景的诸葛们和郡望们,今天终于可以感受一番真正的热兵器战争气氛了。

炮战在太阳升起的那一刻已经开始。

发出第一弹的大炮,是窑区铸造厂生产的18磅常规海军炮。

这门炮是在关闸前方500米处的炮位上开火的。

喷吐出白烟、火光和巨响后,一个肉眼可见的黑色小点飞翔去了半空。在无数人注视下,小点似缓实快地飞过了1500米距离,一头扎入了葡人的大炮台,就此再无声息。

然而就在几分钟后,远处的大炮台回应了。一股细小的白烟升起,紧跟着炮声传了过来,同样的铁蛋跨越空间,砸在了阵地前方100米开外。

然而葡人这一次射来的炮弹弹着点差了许多。对于硬化过地面,四周有沙袋包围的标准炮位来说,只能说全无威胁。

下一刻,得到命令的炮兵连长,开始下令,命令已经就位的另外几门火炮开始了对敌轰击。

看到这一幕后,原本还算安静的城楼上,顿时传来了一片带着轻松氛围的议论声。

宾客们之前多少还是有一点忐忑的。毕竟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些土著军将并没有经历过正规的炮战。而澳门的弗朗机人可是用炮的行家,大明之前陆续从人家手中买炮不说,就连沉船里的炮也捞出去上京受了封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