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节 人头武库和包衣(第2/3页)

扎甲的甲片已经生锈,上面满是锈蚀的洞眼,包括穿甲的绳子在内也都朽烂不堪,轻轻一扯就断了。

“你那算什么,看这个。”

说话之人是钱铁山。身材雄壮的老钱这时正拿起一柄砍刀,对着面前一根木头架子抡了下去。

结局不出所料:刀断了。再一看断面,夹杂着黑色杂质的铁料肉眼就能分辨出来……这种档次的铁料,在窑区,是当作高品质矿石来使用的。

其余还有一拉就断的弓,枪管里面满是毛刺,让人不寒而栗的三眼铳等等等等。

“这他娘的能不亡国吗?看看这军事重地里都存得是什么玩意,还没有外面包衣的装备好呢!怪不得连鞑子都不要。”

验看完后,张中琪既无奈又有点愤怒地说到。

“有一点你错了。”钱铁山笑了笑,一脸你还很年轻的表情:“外面那些满蒙勇士,包括包衣身上的装备,也都是从三屯营拿到手的。”

钱铁山继续解释道:“以鞑子那副穷样,能给包衣配一套皮甲就不错了,根本不可能有铁甲,何况还是里外三层。这帮留守旗兵身上的好装备,都是从本地武库里捡的洋捞,不信你可以去看记号,保证都是大明出产。”

“那这些又怎么说?”张中琪伸手在周围划了一圈。

“文官的摊派。”钱铁山两手一摊,面露尬笑:“谁也不能阻挡兵部和工部的文官系统捞银子的权利,所以这间库里的,都是用来冲账的垃圾次品。”

“每个军需基地,基本都会有这种废品仓库,这已经是公开的潜规则。军将想要好兵甲,就要加银子另买,穷鬼,客军,头铁需要教育的那些憨直货色,就会被打发来领垃圾武备上阵,然后丢掉性命。”

听完钱铁山的讲述后,在场众人所有的无奈和愤怒,最终都化为了一声长长叹息。

验看完军械库,穿越众还去看了粮库,杂物库和东门外的草料厂。

除了粮库和草料厂里还存有足够两个牛录消耗的粮食和草料之外,其余的库房不出所料,里面没剩下什么,都被八旗大军抢走了。

大概统计了一下剩余的粮草数量后,穿越众发现,这些物资刚刚好够守军维持三个月的。

张中琪这下又有话说了:“看来皇太极同志嘴上说要占住城池不走,其实心里还是有点逼数的。”

其他人纷纷点头认可。

这一次的己巳之变,是满清第一次入关。在整个过程中,不光大明君臣应对混乱,其实皇太极和八旗兵同样是兢兢战战,摸着石头过河。

所以尽管取得了事前无法想象的巨大战果,但是国小民贫的满清统治者还是将自己放在了一个弱势地位,行事风格始终是走一步试一步,不管宣传上怎么讲,实际上摆出来的,都是可以随时缩头的架势。

这三个月的粮草,对于穿越众来说也算是帮了不小的忙。除了第一批跟着运过来的那些粮草外,今后再从天津出发的运输队,就可以减少规模,取消大车队,只用马匹运一些其他物资就可以了。

手下在忙碌,军方人士在点验物资,那么情报部门在做什么呢?策反。

一直以来默默无闻,对战役计划几乎是从不发言的两位情报部门负责人,这次打下三屯营后,终于开始忙碌了。

姚建设和薛海元两人,此刻正在总兵府的偏殿内,组织人手对俘虏进行突击审讯。

昨天一夜下来,连轻重伤员在内,所有还能喘气的俘虏总共有七十多人。这些人里面重伤的就直接砍了,现在留下的大多都是轻伤员和一些投降了的包衣。

第一批被审讯的自然是这些投降包衣。至于那些坚贞不屈的以及正牌鞑子,都先关了起来,等腾出手来再说。

既然能投降,那么这些包衣就属于把自家性命看得比较重的那种人。这种人通常不需要什么大刑伺候,这个时代也没有各种主义和思想来武装他们,所以很快,这二十来个人就把所知道的情报都统统倒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