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节 落脚(第2/3页)

所以说,穿越众其实是眼前这位洪太守的救命恩人……然而这就是穿越者的悲哀了:说实话没人信。

虽说曹将军是三品武官,虽说他是带着兵马千里赶来助拳,然而对于广州的文官圈子来说,由从三品的知府(纳粮20万石以上为上府,知府从三品)出面迎接,就已经是给了曹某人天大面子了。

所幸曹将军行事恭谦,行止有礼,言谈风趣,不似惯常那些丘八令人心下厌恶,所以几位文官对曹将军的第一印象都还不错。

……

既然人都到齐,那么就该办事了:一帮文武官员先是登上了战利品海盗船。

海盗船上现在很忙乱:两县的公人衙役正在把海盗的尸体和零件都一一收拾出来,然后砍下头颅给大人们过目——这个时代的文官都是很猛的:但凡战斗结束后,文官要负责点验首级给武官记功。

所以几位文官这时毫不在意地站在大鸟船满是血浆的甲板上,一边和两位将军谈笑风生,一边顺手就把首级点验了。

接下来是附加节目:一圈拿着挠钩和棍绳的衙役围住被封钉的舱口,然后打开舱板,将底下泡在水中还活着的海盗一个一个抓将上来,先是劈头盖脸一顿棍棒,然后五花大绑捆了起来。

这个时候曹将军及时站了出来,对自己带来的这些战利品做出了分配:所有首级都归总兵大人处置,这些脑袋足够保举一位心腹升官了。

剩下活着的海盗可以由知府大人拿去先用几天——菜市口砍完脑袋挂在城门示众,算是给城中饱受海盗之苦的官绅们一个交待,也算是政绩。

至于这几艘船,就送给两县衙门了,卖了也是一笔银子。

曹将军的知趣和大方让几位文武不禁刮目相看。于是在略略谦让一番后,几艘海盗船和它们原本的主人,就这样在不经意间被分食了。

这之后气氛愈发和谐的一群文官便纷纷告辞:场面文章已经做够,好处也已经入囊,留下属官在这里应酬就可以了。

至于何总兵,他老人家是要继续逗留的:还有战舰没参观呢。

历史上的儒将何汝宾治军严谨,精通军事,不但编撰过《舟山志》,还著有《兵录》一书。此书涵盖了“论将”、“选士”、“编伍”、“器械”等军事方面的十四卷内容,是关于明代军事后勤方面的重要文献。

然而该书却最终被乾隆列为四库禁毁丛书——鞑子阉割起汉人来那是从不手软的。

在何汝宾的《兵录》中,不但有明代所有战船型号的描述,还有各种火炮,军械的描述介绍。所以对于这位研究型学者来说,参观客军独特的机帆船和上面的武备那是必不可少的项目。

参观的结果没有让何总兵失望:精妙的火炮制退系统让老何大开眼界。

然而也就到此为止了。当科技差距拉大到一定程度后,即便是敞开看,古人也是看不懂的。何汝宾对船上最为关键的通讯系统一无所知,也没有去底舱参观煤气发动机,对他来说,那些精巧的机关火炮和修长快速的船型就是最大收获了。

“这异域巧匠还是有值得称道之处的。”听闻船上这些火炮机关都是出自遥远“东域”一些无名工匠之手后,何汝宾也是感慨连连。

张冬东这时还能说什么?只好打着哈哈将何大人对付过去了事。

……

所有官面应酬搞定后,早已是月上树梢的夏夜时光了。此刻的白鹅潭上微风习习,波澜不惊,周边云集的画舫中灯火通明,丝竹伶忧之声不绝,正是一幅醉生梦死的承平景象。

远道而来的快速舰队这时自然不敢大意,无论是码头上还是舰队周围的水面,都布置了足够的巡警和拿着夜视仪的瞭望哨。

匆匆一夜过去,舰队第二天才开始了正式休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