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节 到站(第2/3页)

团头鱼知道,按照经验,对手很快就会发炮了。果不其然,当他刚刚想到这一点,对面就打来了四发校射弹。

由于台江级护卫舰只有150吨的排水量,所以船上只有4门6磅炮。然而这四门炮发射速度快,火力猛,在500米以内完全可以凿开中式帆船的单层船壳,是对付老式海盗的利器。

四枚炮弹在距离目标很近的地方入水,溅起了高高的水花。情知雨点般的炮弹马上就要打过来,团头鱼这时不再犹豫,他先是伸长脖颈眺望了下游江面上那些沙洲小岛,然后长叹一声,放开桅杆,一头扎入了江水中。

就在他入水的同一时间,校正好射击诸元的舰炮群开始了急速射。总数达到16门的舰炮用2—4发/分钟的射速,将雨点般的炮弹砸在了5艘海盗船上。

五分钟,只用了短短五分钟时间,几艘海盗船就已经残破不堪,世界顿时安静了下来。

船甲板上现在到处散落着死人,血液和船面上的污水混合在一起变成了咖啡色,下落到一半的认旗死气沉沉地在风中飘荡,绳索,杂物,断肢和一些半死的海盗不停在摇晃的甲板上滚来滚去。

胜利者接下来的动作很熟练,因为同样的事他们已经做过很多遍了:先是战舰彻底降帆,然后利用螺旋桨动力缓缓贴近海盗船。下一刻,水兵们在船舷处放了两轮枪,将目视范围内还在蠕动的物体统统打入静止状态。

接下来几道爪钩便被抛了过去,然后专门负责登船的小组顺着绳索滑到了海盗船上。

按照紧急登船预案,小组上船的第一时间先封钉了舱板,以防有人从下面突然冲上来。控制甲板后,小组成员先是简单检查了几艘船的状态,然后转帆操舵,恢复了船只的航向。

几艘海盗船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余那几艘小吨位的快船也就罢了,唯独最大的一艘鸟船由于遭遇了集火,所以受伤严重,船身有几处在漏水。

于是两艘排水量达到500吨的有光级驱逐舰也靠了过来,利用机帆船优秀的动力系统悬停在了江面上,开始用钢索拖带战利品。

战斗只花了5分钟,但是后续操作却花了整整一小时:这几艘战利品很重要,是用来搞宣传的好帮手,所以必须要拖曳走。

一切收拾停当后,快速舰队终于正式进入珠江。不过因为有拖油瓶的存在,所以这时候船队已经称不上快速了。

在远比后世宽广的珠江水面上,舰队用5节的速度平稳上溯。由于有之前广州站提前派船测量好的水文数据,所以舰队一路上没有耽搁,很快就望见了号称珠江锁匙,南国门户的虎门岛。

虎门岛和上、下横挡这两处江中沙洲遥遥相对,是控制珠江的关键位置。其上不但有炮台,还有水寨和战船,朝廷对此地的重要性可谓一清二楚。

然而这没什么卵用。纵观历史,虎门炮台曾经多次被外人突破,从明末的朝廷到清末的朝廷,只要国势一颓,这些要塞也就成了空壳,一捅就破。

而穿越众现在从望远镜里看到的也是同样情景:破破烂烂的炮台和老旧的弗朗机炮,同样老旧的战船和穿着破烂号坎的水兵……

所有看到这副情景的穿越者,包括他们麾下的土著海军军官都很快达成了一个默认的共识:如果要攻占此地的话,大概只需要几轮精准的齐射,然后就可以派出登陆部队了。

就在舰队来到虎门寨的目视范围后,水寨里很快便派出了巡船前来交涉——舰队出发前已经用快马往广州送去了公文,所以本地驻军是知道最近有帆船来广州这回事的。再加上刚才驻军已经望见了舰队的旗号,所以赶紧派出了巡船。

隔着船头用旗语、喇叭和喊声交流了几句后,巡船便对着水寨打出了旗语。下一刻,虎门寨里又涌出了几条快船。它们有的径直钻入了珠江两旁四通八达的水系,大概是抄近路去广州城报信了;剩下的都来到了舰队周围,扮演了开道摩托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