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节 龙岩战记(五)(第2/3页)

崩溃的队伍是最好解决的,红枪营的士兵开始用刀背和枪杆将落在后边的土著统统打翻在地。

接下来就是攻打土楼战役。

……

西晋末年,百万衣冠士族迫于战乱,从中原出发,迈出了南迁第一步。唐宋时期,又数次大规模南迁,入赣南、赣东进闽西、闽北。

而龙岩以北的长汀地区也被称为福建的“客家首府”,先民们从这里开始南下,包括龙岩,三明,漳州等地,都是客家民系形成的重要起点和重要聚集地。

在17世纪这个时间点,龙岩的本地土著80%以上都是客家人。而客家人留给后世最著名的是什么呢:客家土楼。

名列《世界遗产名录》的客家土楼,下层是用粘土和砂石夯筑而成,上层是夹板木屋。

这些土楼通常都是体积巨大的同心圆形状和方形。一间所谓的土楼其实就是一个有着很强防御功能的小型城寨,里面居住着数十户,几百人的同族老少。

而一个大型宗族在闽西南的标志物,通常就是土楼群。三五个,七八个正圆形的土楼聚集在山间,远望就像一堆外星人的飞碟……客家文化的标志。

红枪营下一步要对付的,就是附近的陈氏土楼群。

往日里对付盗匪非常有效的土楼,在某支军队面前就不顶用了。没等逃回土楼的青壮们组织起有效防御……事实上那些石头灰瓶也不能称之为有效,这边的进攻就开始了。

简洁有效的进攻分为两步:第一步,用工业机床制造的鸟铳压制墙头,第二步,爆破手冲锋。

当年那么多机枪+步枪尚且不能阻挡土共爆破手的突击,更惶论17世纪的土著了。

缩在墙后的人中只有少数看到了那条窜过来的人影,匆忙扔出去的两个灰瓶就像隔墙扔出去的瓜皮一样,除了吓唬人就再没用。

下一刻,木制的寨门就被炸药包炸得四分五裂,而当穿着短褂的官兵冲进土楼后,陈家人就只能投降了。

这次土楼战役是一连士兵在明大陆的首场战争。

尽管在装备上有所收敛,但是组织程度远远高于土著的官兵,依旧砍瓜切菜一般将对手拿下。

……

陈家人以为这下要大难临头了。

聚集着全族青壮的第一座土楼被攻破后,整个宗族事实上已经是待宰的羔羊了。

谁都知道,土霸王们之所以能和盗匪,官府抗衡,靠得就是聚族而居的乌龟流。

而今天在众目睽睽之下,陈家人不但在野战中被数量远少于己方的官兵打了个落花流水,连最坚硬的堡垒也被轻而易举地攻破。

这种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浓浓高科技的破城方式,不但将陈家人的抵抗意志彻底消灭,而且让观战的吃瓜群众也惊讶万分——某些人在惊讶之余,脸上的表情却变得阴晴不定起来。

接下来就是战后审判的时间了。

而令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是,趾高气昂的官兵们不但没有大肆在陈家寨祸害劫掠一番,反而将各势力人等都召集到了土楼正中的公廨里,然后由丁立秋丁师爷出面,隆重宣布了一个好消息:黑皮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即日起成立了!

矿业公司由以下几方面股东构成:负责收购产品,以技术和机械入股的穿越方,负责提供启动资金和管理的县城商人,负责提供人力的陈家和附近的几个大小宗族。

协议很快就签订了。

以董大兴为首的商人们是早有预备,而地头蛇陈家则早已失去了议价能力——几十条青壮的尸体和破烂的寨门让族长无比清醒,在灭族和签一张劳什子契由之间谁都知道该如何选择。

场面又冷又尴尬的矿业公司挂牌仪式就这样在刺刀和血泊中完成了。

在这之后,才是清算程序:官兵不是白出动的,如果不给陈家以惩罚的话,岂不是人人都可以暴力抗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