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节 捕鱼(第2/2页)

……

今天是于承德他们上船10天以来的第一次实施拖网作业,在这之前,都是用简单的围网。随着船舱里观看仪器的船长通过高音喇叭一声令下,在甲板上候命的于承德一伙人赶紧纷纷开始忙碌起来。

于承德今天的任务是开动绞车。随着电机带动的绞车缓缓开始工作,龙门吊上的滑轮也开始转动,胖头鱼号身后的拖网开始缓缓被拉到船尾,同一时刻,轮机舱也接到了指令,船速开始下降。

20分钟后,面积比后世拖网要小很多的钢丝大网兜,就从船尾的铁滑道上被拖曳了上来。

看到渔网里不断挣扎跳动的鱼儿,所有的水手这一刻全部扑了上去:最艰苦的工作开始了。

于承德他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首先将小鱼和鲨鱼都扔回海里去。这里的小鱼,指得是比手肘短的鱼——低于40公分的都算。

……亿万年来的演化,使得海洋中处于不同压力下的各种水层都遍布着鱼类。而历史上直到20世纪人类大规模使用尼龙后,海洋中下层的鱼类才真正得以被大量捕捉。

而在穿越众这个位面,由于有了电机和钢丝网,台湾海峡的中层鱼类,亿万年来第一次遭到了捕猎。

尽管钢丝网的网眼已经扩大到了后世渔民不敢想象的境地,但是依旧有很多“小鱼”被困在了网里,这时候就全靠人力了。

于承德他们不但要把小鱼都扔出去,还要处理大鱼。胳膊一般粗的,大腿一般粗的,腰身一般粗的……亘古没有遭到过捕捉的鱼群质量太过上乘,各种粗大的鲷鱼,黄鱼,太平洋三文鱼塞满了渔网,包括金枪鱼在内的深层鱼种也经常会被捎带着捞上来几条。

这些个头不比渔民低的大鱼会很快被开膛破肚,顺便遭受砍头之刑——当渔业资源太过丰富的时候,渔夫们自然而然就会提升产品质量,从而降低出航成本。

大批高质量的预处理鲜鱼被码进了煤气冷库,而渔船的尾部则不停往海里流淌着鲜血,内脏和鱼头。血腥的盛宴甚至在洋面上拉出了一道痕迹,引来了无数的鱼儿和海鸟,于是乎,收获满满,咧嘴大笑的渔夫们头上就落满了鸟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