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节 杀王(七)(第2/3页)

“我乃抚标营马军千总陈策,城门守将出来回话!”在马背上大喝一声的,是一名身穿亮银明光甲,头戴凤翅盔,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的年轻小将。

城门把总这时忙不迭地从门洞里跑了出来。

那小将一见把总身上的官袍,便将手中一道卷札扔了过去:“奉巡抚大人军令,今日全城城门晚开半个时辰。半个时辰后,许进不许出,再半个时辰,方可撤闸。”

那守门官赔笑着打开札子匆匆扫一眼后,就忙不迭地回头对着城门楼里大喊:“关门,关门……”

明清时期,一地督抚直辖的“督标营”和“抚标营”,是维持一省安定的重要战略部队。这种核心部队,平日里军饷充足,器械精良,士兵战技娴熟,士气高昂;一旦上阵,就是督抚亲军,是用来镇压全局的核心武力。

所以当通仙门的守门官儿见到如此跋扈的甲骑后,不用猜就知道是抚标营的经制之军。

于是,刚刚打开了一半的城门,这时又开始缓缓闭合。

于是,再也承受不了失望打击的白鱼儿,这一刻义无反顾地翻过据马桩,奔向那尚未关闭的自由。

“大胆!”一身甲具的帅哥千总陈策,看到有人居然敢违背军令,当面闯关,不由得勃然大怒。于是他一伸手,便从马鞍旁摘下一口黑漆柘木弓,下一刻,箭似流星,白鱼儿连城门洞都没进,就被钉死在了那里。

漏网之鱼最终还是死在了某势力的终极大招“关闭九门”之下,没有掀起一丝波澜。

……

就在白鱼儿死亡的同一时间,福建巡抚熊文灿的大队仪仗,正在通过南门城楼。

从五更起,就在城南官码头等候上官的郑芝龙,这时已经望到了从南门涌出的大队人马。只见他很自然的伸手入怀,摸出那块漂亮的景泰蓝怀表,看看时间后,他微微点了下头。

“大哥快看,熊抚军出城了!”一旁陪着他等侯的郑芝虎,指了指城门方向。

“嗯,时辰早了些,大人这是盼着咱爷们早去早回呢。”说到这里,心情极好的郑芝龙,忍不住微笑起来。

“那就早去早回,带弟兄们都来披一身官皮!”

“就怕是有些掌柜不乐意啊……”

就在郑氏兄弟轻松聊天的时候,熊文灿的大部队也渐渐来到了码头。此刻天色早已大亮,郑芝龙和乃弟在老熊的八抬大轿刚一落地的瞬间,就赶紧迎了上去。

等一身大红官袍的巡抚大人从轿内出来后,其乐融融,君臣相得的戏码,又一次上演了。而且这次是有观众的:岸上大批精锐的抚标人马和船上大批精锐的郑氏海盗,同时目睹了这一场由职业演员演出的剧目——《送别》。

下拜行礼,热情攀谈,淳淳教导,临别赠酒……当四幕话剧上演完毕后,最后一幕终于开始了。

郑芝龙此刻站在船头,缓缓鞠躬到底,满脸不舍地喊道:“大人,芝龙这便去了。”

而熊某人亦是满脸不舍,一副汪伦送李白的套装表情,轻轻挥手:“去吧,去吧,早去早安……”

带着克竟功成的喜悦,带着满腹的憧憬,郑芝龙就这样走了。

而同样达成了宣传目的熊文灿,在郑家船队扬帆起锚的那一刻,就已经面无表情地转身上轿,打道回衙。

有惊无险的将郑氏“礼送出境”后,穿越势力这一刻终于把主动权掌握在了自己手中——熊文灿从此以后,再也不能像这次一样,对穿越众随意施加压力,迫使他们调动更多资源去维护他的政治路线了。

……

就在老熊转身上轿的同时,一个穿着蓝衣的汉子来到了郑怀仁的纸铺门口,并把一封信交给了门口的伙计。原本就没有睡踏实的郑怀仁,拿到信后一打开,里面滑出的是一块恒广康的联络腰牌,外带一张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