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节 盐场和船厂(一)(第2/2页)

现在是阳历一月底,是台湾最凉爽的冬季,西班牙人此刻正在台北天天看雨,而台南平原依旧晴空万里——距离台南雨季到来的七八月份,还有至少6个月的时间。

这就是台南之所以适合晒盐的最大优势:气候。陆海洋率领的盐场队伍,要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尽可能快的将盐晒出来,一旦有了能持续供应的盐,窑区那边就准备上马电解设备,用来制备一些当前急需的化学品。

……

陆海洋和他的300勇士,要在蓝天湿地之间修地球,这很寂寞;相比之下,穿越众的另一处工地就热闹多了,人声鼎沸,抠脚大汉云集——船厂。

台江船厂是规划已久的项目,然而项目书一直停留在纸面上,从未付诸施行,原因很简单,缺乏造船材料。

造船需要大量的木材和铁料。穿越众占据大员后,运输船队最优先输送的,永远是人口和粮食,肯定轮不到木材和铁。

窑区基地开张,木材成为富足产品,然而铁料的运输优先度依旧不高,再加上朝廷禁止大批铁料出海,所以大员一直以来,都是靠运输船队零散运来一些手工铁制品和少量铁料混日子。

随着某势力在大员站稳脚跟,摊子越铺越大,钢铁,确切的说,用明代粗铁料炼制现代钢铁,成为下一步工业发展的重点环节。所以在新年会议过后,大办公室发给杭州站的指令上,已经明确指示杭州站要想办法加大购买铁料的力度,调整船队今后的货物配比。

得到杭州站肯定的答复后,船厂的设备和人员开始调集;最近一批出发的运输船队,就装载了15吨生铁,看到电报后,台江船厂才正式开始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