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节 齐备(第2/2页)

“大洋房”的建造进度其实并不理想,人力的匮乏是一方面,榫卯结构也露出另外的缺点:必须要懂行的木匠,一点点用手工锯削出来。干燥,切削好的木料现在堆积如山,但是瓶颈卡在手工榫卯上。

好在这种情况很快就会改变啦,钉子会有的,合页也会有的……只要曹总今天给力。

走在滨海大道上,面带微笑,被重重拱卫着的曹总当然胸有成竹。穿越众组成的大队伍,这时沿着土路径直往北,沿途经过大洋房区,经过日本人村,再经过一片荒凉的“腐地”,终于来到窑区。

位于新港溪南岸的窑区基地,已经准备好迎接工业文明的从天而降了!

距离溪岸300米处的核心动力厂房是最重要的建筑。厂房是由内部连通的几间木棚搭成,粗大的柱子支撑着头顶的冷藏车箱体板,土洋结合,风格诡异。

前两间是锅炉和发电机房,地坪是用珍贵的水泥铺成,后两间是生物质颗粒机和木料粉碎机,地板用“传送箱”拆下来的钢板铺就。

核心厂房和溪流平行,就像一条短短的青虫,俯卧在新港溪旁。青虫的尾部堆满了大片的木材——木工根本来不及切削如此多的木料,只能任由它们堆积在那里,等待着不久后电锯的出场。

核心厂房脚下,已经挖好了一些宽窄不一的沟槽。前期储备的一些管道和电缆,全部用在了连接木工厂房和砖窑的管路上,四周围伸出去的便道连接着已有的几处建筑。

梯形的土砖窑在后世早已灭绝,穿越者现有的材料连轮窑都建不起来,只能先建一个效率很低的独窑。砖窑的墙体和烟囱全部用澎湖运来的玄武岩砌成,方正的岩石只需要用手工砂轮稍稍打磨,就是很好的建筑材料。

砖窑后边规划好的堆场里,是一座座腐熟后的生土堆。所有库存的耐火水泥都用在了砖窑身上,穿越众现在已经是孤注一掷,后世带来的水泥已经全部用光光,就等着砖窑点火,烧点红砖和土水泥救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