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第3/4页)

徐姥爷闻言很是积极的拄着拐杖起身,旁边几个小徒弟赶紧过来搀扶,老人家骄傲摆手,“我们爷孙俩出去走走,不用照顾,你们在家帮忙烧饭,也好让大家都见识见识你们的手艺。”

沈丽姝也笑着给几位远房堂哥表哥保证,“我会扶着姥爷慢慢走路的,兄长们只管放心。”

徐姥爷之前从侄孙中收了四个徒弟教他们厨艺,经过几个月操练,只有一个据说是吃不了这份苦,找个借口跑路了,剩下三个特别勤劳努力。

纵使有人天赋有限,看在他们的态度和血缘关系的份上,徐姥爷也愿意一直教下去。

而且他老人家一直认为,收徒弟,天赋一般没关系,够刻苦就行,能力那些都能慢慢培养,只有心性才是决定他们走多远的关键因素。

留下来的这三个徒弟,其心性就很让老人家满意,不骄不躁,埋头干活。

他带着他们给店里供应馒头和小菜,配方步骤全部倾囊相授,三个徒弟只管听他吩咐,从不向任何人透露供货的事;赚的钱徐姥爷象征性的分了一些给徒弟们当辛苦费,三人非但不计较数目是否公平,反而把大半收入贡献给了他们一家,隔三差五给家里带点米面鸡蛋,或是给几个孩子买玩具零食。

平日里,三人更是知恩图报,对徐姥爷和徐姥姥照顾无微不至,俨然把他们当自己的亲爷爷奶奶对待了。

将徒弟们心意看在眼里的徐姥爷十分欣慰,也借徐二舅的口把他们的表现统统告诉了沈丽姝和小伙伴们,所以沈丽姝一看,果然跟徐二舅说的一样,也很为徐姥爷感到高兴,扶着老爷子去沈家的路上还感慨道,“二舅和表哥表弟被被我拉到城里去干活了,大舅虽在家中,可他工作也很繁忙,每日跟二舅一样早出晚归,怕是没法在姥爷身边尽孝。我先前还担心您和姥姥无人照料,如今看到三位兄长们这般孝顺,再没有不放心的了。”

徐姥爷满脸慈祥的看着外孙女:“你们只管在城里好好赚钱,家里的事不用操心。”

“好的。”沈丽姝乖巧点头,本以为老人家这只是一句叮嘱,不想徐姥爷顺着这个话题聊下去了,“姝娘,姥爷一直知道你是有志气的好孩子,比你爹娘舅舅和这些兄弟们加起来都强,以前说要带他们在城里发财,不到一年已然办到了,这之后可还有什么打算?”

沈丽姝一愣,她还以为问这个问题的会是她爹或是一起创业的小伙伴,万万没想到,第一个问她下一步计划的是徐姥爷。

这会儿,小伙伴们全都还沉浸在搬砖发财的快乐中呢。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沈丽姝这么感慨,在老人家慈祥又期待的注视下,也没有藏着掖着,诚实回答道,“其实我一直很想买个宅子,家里没有院子和水井,住着多有不便。”

徐姥爷眼睛一亮,“在你家附近买吗?那价钱可不便宜。”

沈丽姝点头:“最好不要离我家太远,这样我爹去衙门当值也方便。价钱不便宜也没办法,家里人多,弟弟们总有长大的时候,再过两年,现在的房子就不够住了,早晚都是要买的,早买早享受。”

“难为你一个孩子,还要为弟弟们打算。”徐姥爷感慨一句,接着话锋一转,“姝娘准备何时买宅子?也帮姥爷一起看看。”

沈丽姝:……

她以为生出她娘那么精打细算闺女的姥爷,多少会劝劝她脚踏实地,不要这么大胆冒进,结果老人家不走寻常路,非但不劝阻,还要跟着她一起买房。

看到外孙女眼底的惊诧,徐姥爷爽朗一笑,“很惊讶是不是?悄悄告诉你,姥爷这么多年也攒了些银子,既然进城买房,那些用不着的田地也可以卖出去,再找你表哥表弟凑一凑,凑个两千贯,在外城买个宅子,一家子搬过去住,也比现在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