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第4/5页)

官员虽都知晓这诏书不可能是真的,但眼下赌的根本不是诏书的真伪,而是自己全家的命运与未来。

说来也巧,这一批官吏当中,唯一家中有过类似权力交割之际赌命行为的,也只有高永清了。

当然那并不是一个众人能接受的结果。

“那么我问诸位大人一句。”高永清冷漠孤高的神情倒像是今夜他才是那个犯上作乱的人,“我说这圣旨是真,你们就认为他是真么?”

众人一时不能理解其中意思,面面相觑不敢回答。

“如果我说它是矫诏,你们会与我一道全力平叛力争到底么?”

高永清再问。

还是无人回答。

“你们心中的想法,还是我替你们说了吧。”他冷笑一声,不留半点思考的时间和余裕给旁人,“你们大多数人没人和越王走得近,他今□□宫成功坐上龙椅,你们与我一样,怕都是一朝天子一朝臣里大浪淘沙泄掉的那一批,你们当然不愿意看越王上位,你们也希望这诏书是假的。可是,如果将它视作矫诏,万一越王成功,江山就此易主,那么咱们这些宣称新皇下发矫诏并抗旨不遵的人便只有死路一条,还不如前者划算。诸位大人,我说得对么?”

他环顾四周,这番话说中在场大多数人的心思,一时门下省正厅内落针可闻。

“看来大家都是这样想的,那我还有个问题。咱们究竟是当今的朝廷命宫,还是菜市场里的贩夫走卒?是与圣上共治天下的臣子,还是瓦舍里谁给你钱你就唱什么曲子的倡家?”

高永清看着噤若寒蝉的众臣,凌然道:“大道理说出来是最没意思的,我与诸位几乎都有过节,你们听也好不听也罢,但这句话你们一定要记住:你们没有我了解当今圣上。”

“当今圣上绝非任人摆布的弱主,圣上卧病这些年,未有耽误过半件国政,居于病榻之上却对朝局洞若观火,你们自当明了,各自衙门的差事,哪个需要圣裁的却拖延过两三天?没有。这样的明烁之君,难道会放任皇子行大逆之事不成?圣上难道会半点准备也没有,任由人摆布么?”

众人心头皆是一震,心道是啊,高永清那是自点了状元后就被皇上视作心腹培养的近臣,且不说他的个性,单说他那些挑战许多官场准则的行为,放在其他皇帝麾下,怕是已经罢官了十次八次了,若是专断的,恐已丢了性命!然而高永清却在当今圣上的庇佑下横行无忌步步高升,即便有为服众而不得不做的惩罚,却也是点到为止再化作过眼云烟。他们这时候,确实更应该相信高永清的判断。

“圣上如今什么情况,你我皆不知晓,那么,我们仍然是圣上的臣子,此刻却服从于一张不出自圣上之手的圣旨,待到他日圣上稳定大局后兴师问罪,各位什么乌纱什么荣华,想必也都比今日的风波消散得更快。”高永清的声音比面容更冷峻,他停顿后逡巡众人道,“好了,眼下我又给你们多列出一个选择来,从发生的几率来看,此二对一,便是贩夫走卒也知该如何选择。”

……

嫘祖庙内长明火亮如白昼,冬眠的桑蚕皆深深安睡于温暖的蚕室,以备来年春日皇后亲临照祖制行蚕礼祈求天下百姓衣暖富足、世间再无苦寒。

冬日的护蚕礼也是为此事预备,只是护蚕礼时日颇长,持礼人要在庙内居住长达半月,这半个月各种礼仪均十分繁琐,卓慧衡抵达时便听说今日早些时候长公主疲累至极,礼毕刚步出庙殿外便晕了过去。

她本应该早到的,可是谁知这一路竟与越王入京的道路不谋而合,所设关卡极多,为不被发觉,卓慧衡不得不夜间赶路,且在越王于京畿扎营的那几日始终躲藏起来。越王的军队大多是临时征募与他从前旧部,军纪败坏,附近村民多受叨扰,卓慧衡不敢躲去百姓家中,生怕教人认出招致祸患,只能餐风饮露,待抵达嫘祖庙时已晚了许久,身体也几乎要垮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