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第2/3页)

“哦?此话怎讲?”皇帝忍不住朝前探了探身,似是觉得十分意外。

“太子殿下品性如何,在座诸位想必皆知,知子莫若父,陛下对太子殿下心性品格自然了若指掌,太子殿下随和谦柔律己甚严,众人有目共睹,他必然不会宽纵姻亲故意生事。那么,便只有一个可能了。”卓思衡严正道,“那就是女学这次文章品评,却有争议之处。须知物不平则鸣,人不平即便是太子妃之妹,也不该得理而隐忍,若其所言在理,那就算是师范之言,指正也是应当,既然女学是为明教世理之地,那便不该只计之尊卑不论学才。”

大家都被这刁钻的切入答问角度震撼,一时都只顾看向卓思衡,等他接下来说什么。

“臣不才,曾略有治学经验,依臣之见,遇此等事绝非麻烦,正乃千载难逢之机遇,好看看师范何以为师,而学子如何得学。”

反应最快的人当属长公主,她立即领会精神,心下震动,试探道:“依卓大人的意思是……要让顾世瑜与尹毓容正论相辩,来一较学问之高低?”

卓思衡最欣赏长公主的地方,就是她思维敏捷之处,正在她可一隅□□甚至反客为主。

“回长公主殿下,正是如此。”

卓思衡猝不及防的回应使得原本发起质询的越王站在当中不知该接什么。按照道理,作为女学的发起人之一,卓思衡该是不希望事情闹大的,而越是掩盖此事,越显得太子无能皇室偏袒外戚,若真让顾世瑜认错,想必朝野清流大多心怀不忿,而这不忿也是对太子的。

卓思衡当然明白越王在打什么主意,连他十二岁的门生小泊月都能猜出来的事,他会不能料到么?但是光料到没有用,还要知晓皇帝期待怎样的答案和解决方式。

皇帝一是不希望自己的家人惹及大臣,弄出朝野非议来,让自己背锅,因而若出了事,必定会将罪责归于太子管束姻亲不利。可皇帝未必真将女学中学生和老师这等鸡虫得失微不足道之事放在心上,因而越王想大事化小,他或许真乐于见得。此事仿佛鸡肋,若放纵不管,皇帝也不想自己苦心经营的无外戚之患形象败在儿媳妇手上,可如果去管,他一个皇帝什么薄物细故都问一句实在无有必要。

那卓思衡就将问题扩大化,然后让皇帝退居二线,真正会有想保住女学与自己地位同所掌管事物权威性的人站出来主持大局。

当是时,长公主款身站起,朝皇帝颔首道:“皇兄,既然如此,便由我来决议此事,如何?”

皇帝也露出笑容道:“也罢,你如果愿意,这也本是你的职责所在,只是身体要紧,不该烦扰之事切勿太过忧劳。”

长公主笑道:“皇兄既然说女学之务是臣妹分内,那臣妹便斗胆请求个恩典。”

“你有何求尽管说便是。”

“与其说所求,不如说所需。臣妹想的是,我朝吏治才整肃完毕,举国考课意在督察朝野百僚是否可堪合用,既然如此,既已勘磨百官,皇兄也该勘磨一下臣妹,看看臣妹是否无负皇兄器重。”长公主盈盈而拜,欣然道,“请皇兄赐我一令,使顾世瑜与尹毓容就文章才器辩于御前,臣妹自请主持辩谈。此二女一为女学师座才辈、一为学子翘楚,她二人之才学便代表臣妹所辖管的女学之质素,皇兄请亲看臣妹治学之能是否配得上皇兄之信托,且从此二女这一辩便知分晓。”

长公主仿佛是一个妹妹在向兄长近语,却又恰到好处将严肃的话题置于其中而不突兀,她每个字句似乎都说在皇帝的心坎上,没有一处是无用的亲密。

更重要的是,她顺着卓思衡的意思将这件事从政治事件化为了学术探讨,下降高度后,即便朝野关注,也不再围绕皇家与外戚这些敏感的话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