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第3/5页)

“我们还能争取。”卓思衡将软巾放在妹妹冰凉的掌心里,再将她五指收紧,“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人,也会拥有一定改变他人命运的机会。这只是机会,却不是权力,尽管慎之又慎,但许多改变都是不可逆的,下定决心也会很难,阿慧,你要实现的理想,或许并非许多人眼下能理解并且愿意追求的,这样的话,你还愿意去实现么?”

“我愿意。”卓慧衡已止住哭泣,“《女史典》一书编纂下来,我亦震惊我朝竟有如此多可大书特书的女子,我希望更多女子与我一般读过此书知晓此事,让这本书不只是被当做灰尘里的谈资,而是真真正正能教人明理论世的书作。”

“好!后世千百年,他人若再写史书时,一定要给我家阿慧这番有志之言立传青史!”卓思衡抚掌道,“有了这句话,那哥哥就来助你一臂之力!”

“我该怎么做?”慧衡已从感伤中走了出来,此时已是仿佛编书第一日踏进长公主府之时的足志之态。

“我虽有个想法,但只是今夜之前的权宜之计,不过今日听了阿慧的肺腑之言,看来是要改改原本的想法了。”卓思衡神秘得笑笑,“给哥哥一点时间,到了关键时刻,这个关键之人非你莫属。

……

《女史典》编成后三日,长公主拖着病体将书献上,皇帝龙颜大悦,为长公主加了封邑和赐了尊号,绮英郡主连带也受了褒赏,而罗元珠、卓慧衡与杨令华三人则受封三品、四品诰命,恩荣无两。

这个时代,女子的诰命大多来自其父兄丈夫与儿子,但自己的妹妹却不一样。

卓慧衡的诰命是她凭借卓绝的才干、尽心竭诚的坚持、矢志不渝的情操亲手得来。三者缺一不可,稍有弛废都会前功尽弃。但慧衡却从未止息,直至今日大功得成,她的一切都是自己所得自己应得。

卓思衡边想边忍不住走得越来越快,引路的太监差点被他撞到后背。

太监也是天章殿侍奉多年的老人了,从前也引着卓思衡拜见过,谁知今日素来稳重的卓大人怎么毛毛躁躁的,略一思量就想起最近朝野中最热闹的女史书编成一事,卓大人的妹妹正是副撰官,还封了四品诰命,怪不得他一直边走边乐。

入了天章殿见了皇帝,他也是不掩饰自己的喜气,说话都始终弯着嘴角,皇帝见了他这个样子笑道:“如今按照品级,你妹妹的官身可比云山你都要高一等了。”

“编书是何等难事,臣是做不来的,臣妹得以持之以恒,多亏圣上始终力,加之长公主以身作则且领御有方,罗女史兢业不倦,其余编纂也是殚诚毕虑,臣妹之才学与品格才没有白白辜负与埋没,否则如此新意之书三年之期如何成此功业?”

卓思衡夸人一直是很会夸的,皇帝听完很是心悦,直笑道:“你这便是当哥哥的心思了,夸自己的妹子如此弯绕,朕如何不知你此时的心情?朕当日听闻此书得成,也是替妹妹欢欣的。”

这点上二人确实有很多共同语言,平心而论,卓思衡觉得皇帝切切实实是个没得挑的好兄长。

也正是这点,对于他接下来的计划非常重要。

他心思到了这里,口中却不再言说,只将话题引到今日前来的正事上:“圣上,今日臣是来应召陈禀自学政革新半年来的具体实陈与如今情势和进展。”

皇帝也调整好状态,温言道:“是了,竟已将近半年,朕昨日参看各地的表奏和御史台的上书,看到民间学风隆盛,方知云山你的用心。从前的学风之盛,是在读书人当中,但今日之盛,是百姓黎庶皆享教化德沐,这都是你的功劳。”

领导夸你能干的时候,最好谦虚的点在于团结,而非否定自己的能力。

卓思衡拜谢道:“臣所为之事,皆有各衙署长官与同僚齐齐尽心,否则臣一人又如何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