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第4/5页)

曾玄度看他这般举一反三,也知道聪明人只需点到为止,终于放下心来,喝了口已经凉掉的茶润了润嗓子才再道:“我当然信你。不过……你今日也却有古怪。”

“是不够警觉显得有点蠢笨吗?”

曾玄度听他这样说笑着摇摇头:“不是,是我没料到你对指婚一事反应竟这样大,莫非……你已有了属意的心上之人?”

卓思衡连忙摆手:“我若是有,一定告知老师!”

“好了好了,你且安心,人年纪大了难免多思多想,你没有便没有,怎么又慌了起来?你考别人什么拟考的时候多成竹在胸手辣心狠?被我这样预先演练一番他日可能遇到的盘问劫难到自己便阵脚大乱。真该让你那些学生看看你今日的德性。”曾玄度笑骂过后站起身来,“时候不早,我也该去复命了,你多留意最近亲贵们的动向,自己的终身大事总要自己上心,二十八岁,真的不小了。”

卓思衡送走老师,人也自混乱回归清醒。

从宫宴上的表现来看,广阳王并不希望自己的世子留在帝京,但既然已经决议,或许让郡主一同留下相互照应也算是身为人父可接受的选择。所以,绮英郡主一定会留下,只是留下的理由需要找个不那么功利又足够顺理成章的选项,自己恰好在宫宴上和绮英郡主有过短暂交流,一下子成了不二之选。

简直荒谬。

皇帝还需要自己这个戏搭子唱完整场,怎么会轻易允许?只是可能在皇帝看来一个郡主留在帝京也不是什么他无法掌控之事。

真是给自己添乱!

但卓思衡也不是没有办法。

第二日,卓思衡主动面圣,在天章殿向皇帝表示,这个学政改革第一步咱们君臣二人已经圆满完成,接下来是不是该进行第二步走了?第一步虽然基础打得好,但原定的第二步分走了整个朝野最大一份权力,定然会遭到无情的抵制,现在臣想了个不是万全但很有把握的主意,只是需要花很大精力和时间去实施,请陛下耐心等臣的好消息!

此话一出,皇帝当即表示抓紧办好好办,尽情去做无需有后顾之忧。

走出天章殿的卓思衡表面神和自如,心底却十分骄傲。再不怕有人利用自己说些有的没的了,要知道皇帝的个性他太过清楚,别说不会杀掉拉磨的驴,就连榨取完剩余劳动价值的死驴皇帝都得再榨取一些情绪价值,怎么会在这关键时刻放自己去成亲?

一切纷扰,皇帝都会替他挡下,好让他鞠躬尽瘁。

这就是卓思衡的应对措施。

但这也不是凭计虚言,他确实要着手实施下一步了。

不过在这之前,他还有些事要安排。

回到家中,卓思衡找来陆恢,见其这些天已不再因忧心忡忡而憔悴,忍不住调侃道:“怎么?如今安心了?”

“大人既然已经答应愿意带着我行道,必然不会将我丢至半路,之前是我庸人自扰,让大人见笑了。”陆恢笑着说话时也不那么忧郁了,少年郎的气息盘桓在眉宇之间,语气也笃定许多,“大人的教诲我已苦思多日,悔不当初,大人没有赶我走是对我的期许和信任,我不会辜负大人的这番重意。”

“好了,这里是家,又不是衙门,叫什么大人。”卓思衡听他说得这么正式,忍不住笑着拍了拍陆恢的肩,“好像我在家里养个小朝廷替自己卖命,怪吓人的。”

这话一出,陆恢也是笑出了声。

他在上次代笔之事的深谈过后心境已升华许多,没了诸多困扰,说话的方式却仍没有来得及改变。

“是,大哥。”陆恢第一次这样叫,有些激动也有些不习惯,可叫出口去,竟觉得早该如此,人也更松弛了。

仿佛也在此句大哥之后真的有了自己的家一般。

卓思衡揽住他挨着自己坐下,低声道:“接下来我打算在国子监另辟吏学,开七科选培吏员,此事我在瑾州便同你和小潘讲过,眼下我有了更具体的打算,只是如何实施怎样落地还得再探再看。先说要紧的,我之前本想让你在新辟的吏学中进学,不管是为你自己还是为我,都有所裨益,但现在我改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