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第2/5页)

晚上慈衡去书房找卓思衡,忧愁道:“弟弟晚上什么也没吃,也不说话,就一个人闷闷坐着,不知道怎么了,大哥你今天同他说过话,他是遇见什么烦心事儿了么?”

“考生都是这样的。”卓思衡安慰妹妹说道,“我当年考科举也是紧张过的。”

虽然只有一点点。

“但这又不是科举!”慈衡有时候非常好糊弄,有时候却是家里最难说服的那个,“你们太学怎么这样,弟弟从前在熊崖书院读书好好的,怎么去到大哥那里反倒天天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了!”

卓思衡则泰然自若道:“阿慈你从前背医术的时候念不下来,不也是很急切生怕荣大夫考你时胡言乱语挨罚么?这和读书是一个道理,若是觉得自己学得足够,考试时便不会焦虑,既然心有不安,那便是自觉不足,该当抓紧时机重整旗鼓,为真正的那次决定命运的考试做足准备才是。”

慈衡鼓着脸,显然没有被说服,在她心中吃饱饭这件事非常重要,不管任何时候都要排第一位的,卓思衡看着妹妹可爱的样子,不禁莞尔道:“好了,你去把饭拿给悉衡,说是我让他好好吃饭,明日是发考校成绩和榜次的日子,问斩还有断头饭要吃。再把我和你说的道理告诉他,他自然会懂。”

“真的?”

“当然真的。哥哥什么时候骗过你?”卓思衡笑了笑,“好了,去吧!”

慈衡这才肯离开。

发成绩与榜次的日子不单单是卓悉衡的“问斩”,也是整个斩监候的太学生们最忐忑的一天。

他们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模拟到真正的科举考试,可是科举考后等榜的焦灼难耐此次却是深有体会。

卓思衡先一步拿到榜次和几篇由八位博士推选的优秀时策文章。他其实也有点紧张,展开叠页,忽得松了口气。

他家悉衡被评了第二,这下弟弟总算能放心了。

第一上豁然写着的是宋端的名字。

这卓思衡也不意外,他见识过宋端的文笔和才略,在行天下后增见闻这方面,弟弟确实不如宋端,而宋端又有将历练沉淀于心诉诸笔端的能耐,自然更胜一筹。

姜文瑞看过文章,连赞此次太学生的水平终于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准,终于不全是那种狗屁不通的文章了。他与卓思衡二人再核对一次奖励的名册与排名,教人将榜单张贴出去,又商议如何将此次优秀的文章刊印出来,再赚他一笔。

卓思衡想得更深,他想不若让慧衡将此次时策的考题拿去给罗女史一份,让她去考一下自己的学生,也看看如今宫内女学的水平到底如何。

正想着,忽然来人通传,说姜大人府上来了个人,说有急事一定要见。

姜文瑞本不欲见,卓思衡却道:“今日的事差不多都已了结,榜单发出去后咱们也歇一歇,家里若是有事问一句又怎样,大人就是太谨慎小心了。”

姜文瑞笑了笑道:“只是怕惹些非议,眼下国子监是风口浪尖上的衙门,不过总算春坛和此次考校都过去了,我也是习惯谨慎过头了。”说完他命人将家人传入内堂。

然而这位家人入内后露出真面目时,姜文瑞却是又气又惊:“苓笙!你个丫头!怎么穿得这个样子跑来国子监抛头露面?你怎么这样莽撞!”

梅苓笙一身不知哪里来的合身男装,人虽然纤小秀气得过分,但却一副小公子做派,似乎也还能以假乱真。

这位三婶的小女儿卓思衡只在七年前见过一面,彼时她才五岁,如今刚满十二,还是稚嫩少女,倒和几个来国子监年纪最小的太学生相仿,反倒让人辨不出男女来。

“舅舅,我是受人之托,非得来这里一趟不可,闺学里的姐妹们还在等我呢!”梅苓笙自小便是多动活泼天不怕地不怕的个性,言语里的娇憨很是可爱,却又有着不可辨驳的坚定,“我们想要国子监这次考校的题目,也想拿回去写写,看看比自家兄弟哪个文章写得更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