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第2/3页)

岩窑如今内设了官窑,同民窑一道每日每夜热火朝天的烧制,但吴兴仍是觉得不足,他觉得在岩窑式微之时本地父老没有放弃他们,于是他们仍是要改进配方,好教更多的百姓也买得起蜜瓷;

州学里如今学生越来越多,半天轮课排课已不好满足,于是又另辟了学舍,方便诸人自选时辰应课。不断有丁忧在家的官吏私下找过来也想当个老师教教学生,发挥一下余热,卓思衡也照单全收,若是学问不行的,就让他们去讲科举的经验,也算受欢迎。孙静珈还是管他的仓库,不过他现在手头工作又忙又多,毕竟学生多了,仓库里需要的东西也多,那些在书院小街生意做得好的商家都愿意出钱租借仓库存放货物,听说还有不少高价来买租铺的,旬休时,卓思衡还会开放书院内外两街,仿效大相国寺万姓交易那样开门迎客,收效甚好。聂铸明跟着陆恢学文书的书写,眼下也算是出了师,而鲁彦在一众学生中为佼佼者,他打算明年科举之期便赴考场,定不辜负卓思衡的希冀……

好像所有的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而且是在自己的引牵之下,这种脚踏实地的满足感同之前在翰林院抄写文书是完全不同的。

卓思衡喜欢这种感觉。

但他必须更上层楼,才能去触及更高的实地,去做不负此生的必行之事。

只是道阻且长,他的权力之路才刚刚开始。

上次来建业简直就是走马观花,这次卓思衡可有了时间。

一方面是本地述职加盖文书,但半天便可,其余的则是陪妹妹好好逛逛,给家里的妹妹弟弟和帝京还有别处自己那些亲朋好友多准备些礼物。

地方官的薪酬可比翰林院强了百倍不止,卓思衡觉得自己手头还算阔绰,便要慈衡放开了买,可慈衡也不爱闲逛,听说建业几处医馆大有来头,便要去看,后来只好卓思衡自己去压马路买礼物,大包小裹带回驿站。

除去这些琐事,宋端早就在同卓思衡通信里表示自己的父亲宋蕴惠想见他一面,卓思衡想着这位宋家当家还通过宋端私下传递些秘辛消息给自己,也算伸出援手,虽然自己和宋家有利益交换在,然而互惠互利,多年合作踏实又愉快,出于礼貌,还是要见一见的。

三人在嘉鹤楼会宴,虽是在上层密闭且视野极好的厅室内约见,但或许是知道卓思衡素来从简,招待的菜色精美但不多,都是江南府名菜,算是尝鲜,而酒也换成了茶。

宋蕴惠同自己的三弟宋蕴和长相不是特别相似,宋蕴惠自己笑着说他像父亲,可三弟像母亲,旁人都看不出来他们是一家子。不过卓思衡看来,二人的性格却更不相似,宋蕴和其实多少有些商人的明显特制,那种圆滑世故是刻在言谈举止中的,然而宋蕴惠却好像个好脾气的邻家老翁,说话做事慢慢悠悠,风趣又爱笑,根本看不出是富甲一方豪商的领头羊。

这点看来,宋端倒是更像他爹。

“从前只在我家小儿子口中听过卓大人的风采,如今得见,当真是不凡,曾听家里老人说,私下里越不像个官的官越是真正的官,这话听着拗口,但宋某多年混迹,如今想来,好像真的是这个道理,大人怎么看都不像个官吏,倒像个老实本分的读书人。”宋蕴惠语速慢,却中气十足。

卓思衡心想那看来成功的商人也是这个道理,只是他没有说出来,不过笑笑,显得很是谦虚。

宋蕴惠径自说了下去:“我大儿子一直为我奔波,跟在我身边学了好多做人的道理,也确实,他是做这个的料,但我的小儿子打小便爱读书,识文断字比秀才家的孩子还早,我便想着,将来让他谋个功名,就算不为了官场上有人照应,也是想材有所器,不辜负自己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