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第3/3页)

这是卓家第一次过如此富足丰享的团年。

年赏买了好些东西寄回去杏山乡后,卓思衡又单独准备了东西寄去给范希亮,表弟再父亲不疼爱,也是锦衣玉食长大的,如今身在荒僻之地,身边难免缺东少西,卓思衡置办了好些物什仍觉不够,但想想若真是面面俱到,怕又会惹人非议表弟不俭,只好暂且权益,只挑不显眼的紧要东西寄出。

贞元十二年的元月以一种幸福和安宁的姿态滑过卓家的上空,帝京气候宜人,果然慧衡的身体经过精心调理已是无碍,她如今掌管卓家大小事物,曾大人来访时见她举止言辞也是赞不绝口,要知道曾大人连卓思衡都没当面夸过。慈衡倒是觉得这里限制颇多很不痛快,她又不能同以往一样随荣大夫游走行医,不过她找到京郊一家名为禅月庵的女道观,此地建庵道祖最是心慈,又精通医术,常替周边农家妇幼诊病,如今的观主正是她的徒弟,也继承师父衣钵;慈衡通医术懂药理,跟随观主入山采药,颇得喜爱,总算不至于天天闷在家里。悉衡念书极其刻苦用功,熊崖书院以治学严正不容嬉怠闻名,悉衡从无犯戒成绩名列前茅,次次考校都为优上,连佟师沛都来和卓思衡说,熊崖书院的院长来探望他爹,说他要么不出手一出手就介绍好学生,给悉衡夸到了天上去;学问渐长的同时,卓悉衡消瘦的趋势也有所缓解,许是到了抽个子长身高的年纪,声音也开始有所变化。

总之,直到贞元十二年开春三月,任满三年的各地方与外派官员入京述职前,一切都还是美好且风平浪静的。

更让卓思衡局的期待的是,他一直最盼望见面的高永清也回来了。

然而他却不是空手回来的。

钦点均州监察使高永清归京后第一件事是上书弹劾均州知州唐令熙五大罪状:荒浪田亩、怠慢河工、赈灾不力、蓄纵犬奴、排异私阀。

一封奏疏,搅动朝堂天翻地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