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女君(第2/4页)

据传梁帝不知染上何病,一身皮囊溃烂,隔着老远都能闻见一股子恶臭,据说还能传染......

惹得龙泉宫的太监宫娥皆是不愿前去伺候。

如今还有谁敢去寻梁帝?

册封后妃一事便只能去询问太子,奈何太子吃住都搬去了宫里,时常见不着人,正是国难当头的时候,谁又敢去拿着这起子事去问太子?

一个个便都没提。

孙三与一众侧妃们留在纪王府住着,没有册封位份尴尬,便只能如以往一般王妃侧妃的唤着。

若都是如此,也没什么不好。

如今朝廷势微,四处动乱,孙三清楚元熙是个什么德行。

连当亲王时都是半吊子的模样,更何况是如今当了太子?

鲁王肃王没当太子,怎么就给他当了?

还不是因为燕王么......

孙三脑海中仔细转了一圈,仔细想想前朝那些废太子的女眷是什么下场?

她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不住去东宫就不住去东宫吧,在这处纪王府中至少她还熟悉......没有册封就不是太子妃,若是日后真的大难临头......

孙三想通了,便与女眷们继续和和气气在纪王府里住着。

奈何她们想通了,却隔三差五的总有消息从东宫传来。

先是听说,纪王被立为太子当日,自太庙出来便亲自带了一位爱妃去了东宫,将她妥善安置在了东宫。

孙三听闻此事,只冷笑一声没当回事,谁料想隔日又有丫鬟来报信。

来给孙三偷偷报信的是原本纪王府的一个丫鬟,伺候了元熙七八载十分得他信任,是以元熙入主东宫缺少人手,第一桩事便叫纪王府上几个老人接了过去。

那丫鬟是个鬼灵精,怕日后自己的不言不语得罪了王妃,思来想去两三日最终决定跑来偷偷告诉孙三。

她一来就跪在地上朝着孙三禀报,“昨日太子在东宫摆了酒席宴请了两位从京外赈灾回朝的亲信,太子带着那位元娘娘赴宴,元娘娘与太子一同坐在主位便罢了,一群没眼力见的人竟一个个称呼太子为大哥,称元娘娘为大嫂呢!”

孙三听了面容青白,她打断了话,咬牙问:“元娘娘?是谁让这般称呼她的?”

皇后,前朝还称元妃呢。莫不是要站在她这位原配头上撒野?

还是姓元?那便更不能了,皇族便是元姓,这娘子与元熙莫不是还一个姓不成?真是也该偷偷摸摸避讳着才是。

不是故意彰显身份压她一头还能是什么!

丫鬟听了瑟瑟发抖,果不其然听她小声道:“元娘娘说她闺名中有元字,府上人先是哄着她欢喜唤她为元妃,谁料元娘娘不喜欢,道是元妃都是后人称呼先人的不吉利。又不想下人叫的生分,下人们为了哄她,就都改唤她元娘娘......”

“还说.......还说......”

孙三气的发抖,她一字一句道:“往下说!”

“宴席上那两位将军替元娘娘抱不平,说要替嫂子求一个位份,还说叫嫂子当侧妃是委屈了才比班蔡,貌比西施的嫂子。凭什么嫂子陪着太子爷一路赈灾,吃尽苦头,而太子妃却要让给一个无才无德的女子......”

无才无德的孙三听了只觉得脑瓜子嗡的一声,实在没忍住,气的砸烂了手上的茶碗,捂着胸口怒喘两声,许久都喘不上来气。

孙三气的险些翻白眼,这一刻才意识到,原来话本子里那些被气死的人竟不是假的......

只怕她要是忍了今日这口气,她也妄为人了!

一群女眷们跑来安慰孙三。

“真是可笑,太子是叫人下了迷魂汤不成,里子面子都不要了?王妃切莫与这起子贱人生气。”

“您身为正妃,本该第一个入住东宫的,如今太子爷竟好意思叫一个外室捷足先登!什么嫂子!呸!真是不要脸面了......”

陈侧妃眼珠子转了转,立即出谋划策:“王妃!事到如今我们再不能坐以待毙。凭什么将东宫让给那人在里头耀武扬威的?您一日不去,她就一日在东宫当大娘娘了?您去的晚了,只怕东宫的奴婢们都不认人了,只怕她也真把自己当东宫女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