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清臣(第2/4页)

众人一听其中秘辛,粮食涨价风波竟是由户部尚书撺掇的?

一个个都气急败坏骂起了常岱。

常岱却仍是面不改色,一身朱红官袍衬的面容坚毅,毫不退缩。

他拱手承认道:“这粮价飞涨却是下官授意。”

陆相见他亲口承认,忍不住升腾起怒意,“……你!”

众人纷纷指责:“好你个常尚书,你究竟是想做什么?”

“如今关头不想着怎么治好上京,还想扰乱人心不成?!”

常岱万分无奈:“若非如此怎会有各地商户想法子往上京运粮?暂解了上京粮仓的燃眉之急?诸位放心,粮价只是暂时的,等下一批南方四百余艘送粮的水船抵达,上京粮仓便也该满了。不缺粮了粮价不就自然而然下来了?诸位该操心的不是我这户部之事,该是各地灾荒战乱耕地无法利用一事——”

如此光明磊落,钩深致远的阴谋,叫陆相爷惊讶之余不免高看了常岱几分。

众人有几分心虚,为方才辱骂常岱的话脸羞,却也不肯道歉,与常岱素来不对付的礼部侍郎便道:“你这乱七八糟的处置,谁知有没有用?若是无用上京可就完了!皆是你莫不是想拿你头顶的乌纱帽赔?能赔得起么?”

常岱只冷冷道:“反正我已经是倾自己全力,事到如今你们有法子拯救上京?既然没有就别说风凉话。此法若是仍无法挽救上京,我自当赔罪——”

“只是.....”常岱叹了口气,朝着堆积如山的奏折,乱七八糟的臣子,无奈道:“只是这回是救下来了,下回呢?下回粮灾,民灾?还能拿什么救?”

众人一怔,面上由红转白。

他们这群重臣,谁又不知如今朝廷的危难?

便是今年足足七十有余头发花白身子清瘦的陆相,听此都不免心中一阵悲戚。倒是没再说什么风凉话。

实则陆相早看中常岱处事能力,早想拉拢过来。

更何况是如今这关头上,燕王一改往日的作壁上观,近段时日于立太子一事上频频催促虎视眈眈。

虽屡传常尚书与其郎婿燕王不合,上京人人皆知,如今的那位燕王妃是常尚书早年就走丢了的女儿,常尚书又不是没有子女,对这个辗转流落,后被王府捡回去养大的半路女儿能有几分感情?

陆相也只信其中一二,不过就他目前探查所知,这二府似乎的确不相和。

若是相和,燕王如此权势,如今朝中如此逼迫谩骂常尚书,他朝上能不帮着老丈人?

陆相转瞬心中闪过许多念头,有前例在,如今最好以不变应万变,不能轻易调动常岱——

否则......

否则像是那位荆州总兵,所有人都以为孙平海是梁帝亲信。他也是昨日才得的消息,道是孙平海早在年少时四处历练游荡,就在燕王郗崇手下北境当了四五年的兵!

肃王知晓这堪称是惊天噩耗的消息时,气急之下不知砸烂了多少珍惜玉玩。

好一个孙平海!好一个燕王!

如今的陆相哪里还看不清?

只怕是燕王自从入京那一刻,打的便是扶持纪王登位这个念头吧!

仔细想来,可不就是?

元熙是从何时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皇子成为如今朝中已有许多人脉支持的五珠亲王?

还不就是从燕王入京后,元熙才一点点爬起来的?!

自皇太后驾崩,齐后不得皇帝宠幸,除了一个皇后名头再无其他,长乐公疑是早早弃了鲁王,借着丁忧的名义带着族人家奴回了颍川,再听不见消息。

皇二子鲁王少了深的帝心足智多谋的长乐公支持,算是内中瘪了一半。

原先他们都低估起纪王来,只以为他如何也不是势力早成的皇三子的对手,平素都没将他当成敌人.......

莫说是陆相,便是朝中诸位臣子,皆以为这储君之位兜来转去还是要落入皇三子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