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稀罕(第3/4页)

十八岁的贵女,长眉妙目,樱唇点朱,姿态温婉大方又不失冷傲。

微微垂眸喝着雨后龙井,这数十两银子才得几两的好茶,常令婉喝来也是不喜,只小抿一口便放回案上,再不喝第二口。

便是连宋氏见状也不由地感慨起来,一人一个命。

妹妹只怕是为奴为婢说不准还为妾为妓,吃尽了苦楚。

这大姑娘却是常府里金尊玉贵养大的一朵娇花,且运到极好,因着嫡妹走丢的缘故,这些年得到了大嫂大伯甚至老夫人的所有偏爱。

十八岁的姑娘了,不愿意成婚只喜欢琴棋书画,老夫人反倒是乐呵呵说自己孙女是个视权势富贵为尘土的才女。

常令容也随着她的嫡母在一旁偷偷看自己这位大堂姐。

眼看无人说话,令容佯装童言童语,“六姐姐若是被寻回来该往哪个院子里住?若是离我的和大姐姐的院子近,我们日后也能时常一道来给祖母请安了。”

谁不知,府上风景最秀丽,修缮最精巧豪奢的玉清漪是常令婉占着的?

那处本是老夫人膝下唯一嫡出姑母的院落,常府世家大族自然是极注重嫡庶,定是要留给府上嫡小姐的,奈何后来府上没有嫡女,便是大姐姐住了进去。

原以为大姐姐出嫁后说不准她还能搬过去住上几年,不成想这大姐姐名满上京,提亲的人数不胜数,却没有一个郎君入了她的眼。

如今好了,大伯母亲生女儿回来了,这位大姐姐还有几分往日的得宠?

老夫人闻言倒是一怔,许也是想到这个问题,她慢吞吞道:“这八字还没一撇的事,等你六姐姐真寻回来再说,后院不是还有几个院子空着的么,到时候自然不会委屈了她。”

老夫人许是有些话要私下与几个媳妇儿说,便叫未出阁的姑娘们先回去。

令婉自能猜到祖母会说些什么。

老夫人最是重名声,怕是担忧六妹妹这些年的经历,败坏了声名罢?

想来也是,才三岁多就丢了,被高门大户捡了回去,这也仅是说的好听,只怕该是为奴为婢去了。

说不准已经被主子发嫁了也不一定......

令婉忽的想起记忆中六妹妹的那张脸,那般可爱嘴甜的孩子,如今只怕已经不知被磋磨成什么模样。

无怪乎她这般揣测。

士族都重规矩,何况规矩严谨,家规足有数千条叫士族都为之胆颤的天水郗氏?

天水郗氏人丁单薄,且多不在上京任职,常氏更是同郗氏没有姻亲关系。

纵然如此,郗氏在上京从无人敢小觑。

因嫡支便是那位权倾朝野的燕王。

郗氏这等的一等门阀,像六妹妹这般沿途捡来充当婢女的孩子,便是侥幸得入府也不可能留在府内伺候主子的。

许是送去别院伺候那些上不得台面的偏房,亦或放在外院做些粗活。

日后到了年纪便会被随便许配给家奴小厮,生出来的儿女都会是贱籍,小小年纪就要学着伺候主子。

最好的下场,便是凭着不差的容貌,被高门大户老爷少爷纳了当妾吧?

不不不,规矩严苛的士族谁会纳一个奴籍为妾的?只怕是当做没有身份的通房女姬,随意转赠其他宾客罢了。

无论如何说来都有几分脏了耳朵,常令婉叹息了声不再想这些腌臜事。

她心中郁闷难受,为的是方才二房叔母说的那句话,什么叫阿兄的嫡亲妹子?

看来在她眼里,自己始终不是.......

那位不知如今还在何处的六妹妹才是。

近来令婉心中本就郁闷忧愁,一件两件事都撞了上来,惹得她烦心。

回到正屋,丫鬟春鸳便忍不住朝她抱怨起来。

“听老夫人今日的话音,老奶奶倒还是向着您的,便是六姑娘真找回来也万万不会越过您去。可要我说老夫人也是糊涂了,谁知六姑娘这些年究竟如何过的?怎能同您,令容姑娘住一道?还不如偷偷赠些银两叫她衣食无忧便罢了,真找回来日后只怕连累您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