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第4/5页)

倒是粽棕和两个人天南海北的聊了起来。

从国子监的教书博士到京城哪里好玩的地方,只要想到的就能聊到。

两个同窗知道元宵冷漠,有什么事不愿意和他说,看粽棕是个活络的,提议道:“后天约了几个同窗出去跑马,粽棕去不去?”

问完才注意到元宵,“元宵,你呢?”

粽棕当然喜欢出去玩了,可他自己去没意思,也看向元宵问:“大哥,去不去啊?”

元宵没什么想法:“再说吧。”

粽棕失望的嘁了一声。

其中一个同窗道:“后天早晨我们从东城出发,粽棕你要想去,到东城和我们汇合,我姑母家有个跑马场,什么马种都有,你要是去了,随你挑着骑。”

粽棕心动了:“那你们等我。”

想到他娘多半不会同意,又道:“算了,你们也不用等,我要去会早点到。”

那同窗还以为元宵不喜欢骑马,又道:“跑马场就在寺庙的山下,那边景色可好了,顺路正好过去。”

元宵还是没什么想法。

马车很快进了城里,粽棕和两个同窗犹如盗匪进城一般见什么买什么,很快每个人怀里都抱了一大堆东西。

粽棕什么都买两份,一边往车上放,一边嘀咕:“这个是你的,这个是我的,爷爷奶奶,爹娘和年年都有了……”

粽棕说到这里,忽然懊恼的拍了一下脑袋,“完了,我忘了水笙姐,她刚给我做了两套衣服我回家就不给她带礼物,水笙姐肯定失望了。”

粽棕想再去买,可哥哥的两个同窗拉着他不松手,他只能把这事推给元宵,“哥,还是你去吧,我和两个哥哥说会话。”

元宵本来没想去,可想到大家都有礼物,唯独水笙没有,她肯定会难过。

就这么元宵从马车上跳了下来,注意到街边有家首饰铺子,他稍一犹豫走了进去。

想起前几天回府水笙让他帮忙戴发钗的事,女孩子应该都喜欢这种东西。

元宵大略选了两个,让店主包起来,转念想到还有年年呢,又选了两只珠花。

送礼物是很平常的事,可元宵总觉得不好意思,他见到粽棕就把礼物塞进了粽棕怀里:“就说是你买的。”

粽棕哦了一声,没看懂元宵的行为,但也没提出什么异议。

此时元宵的两个同窗都走了,只剩下他们兄弟两个和车夫,一路快马加鞭,赶回了侯府。

元宵和粽棕先把给自家的礼物送回东院,然后拎着送给赵老二夫妻的礼物去了主院。

赵老二和田氏很久没看见两个孙子了,想的厉害,左手拉着一个右手拉着一个,怎么都舍不得松手。

看见两个孩子带的礼物,笑道:“以后放假了抓紧回来,别去买那些,奶奶想你们,就想早点见到你们。”

元宵和粽棕都表示知道了。

不过以后该带礼物还是得带,老人家嘴上这么说,其实还是喜欢孙子送礼物的,不说礼物多贵重,贵重在心里惦着他们。

平常两房分开吃饭,逢年过节,或者有什么事情才会聚到一起。

今天元宵和粽棕回来,大房这边肯定要在田氏这边吃饭,田氏想着也不能冷落了雨生一家,便命人把二房也都叫了过来。

所以今晚算是个大团圆宴。

如今家里的几个小孩子都在一起读书,睿睿是亲王的儿子,要和宫里的皇子一起读书,所以他只有启蒙的时候在侯府读过两年,后来就进宫了。

月牙的小女儿倒是每天都来侯府,和年年、水笙、十五几个孩子一起读书。

如今平阳又回来了,他们的读书小团体又多了一个人。

不过平阳还没启蒙,刚学三字经,追不上他们的进度,雨生另外请了先生。

以前家里的弟弟妹妹都是元宵启蒙的,如今元宵去了国子监,很少在家,所以平阳这事就指望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