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第3/5页)

赵雪窝早前被封为平远候如果还不算大红大紫,如今可是统领着三万禁军。

整个京城都掌握在他手里。

而且皇上对他极为信任,以后只会委以重任。

再加雨生任职内阁大学士,也是皇上最信任的文臣,这赵家可以说就是一把争夺太子位的利剑,谁争到赵家,谁就算是一只脚踏进了东宫。

相反得不到赵家的支持,就算被封了太子,以后什么样也不好说。

曹贵妃有了这个想法后,她看元宵的神情都格外温柔。

元宵领了文昌笔,走的时候感觉到了贵妃的目光,心里有些无语,这贵妃不会是他亲娘吧,要不怎么用这种眼神看着他?

元宵和粽棕退下后,站在曹贵妃身边的老嬷嬷往楼下扫了一眼,不经意间竟然看到一张让她特别震惊的脸。

还以为自己出现幻觉了,可等她揉了揉了眼睛再看过去的时候,那张脸又不见了。

她是曹家的家生奴才,跟着曹贵妃一起进宫的,一直负责曹贵妃的贴身事务。

等她缓过神来,不由得看了一眼曹贵妃生的大儿子,使劲按下了心里的那股紧张感。

薛彩樱带着水笙来到杨二妮身边。

元宵领奖的全程杨二妮都看见了,她控制不住高兴道:“这谜底是元宵自己猜出来的吧?”

水笙回道:“我们才走到楼下,上边就宣布了,是元宵弟弟自己猜的。”

杨二妮笑道:“元宵聪明,能想出来一点都不意外,再说他的启蒙先生可是二爷,能想不出来么。”

杨二妮夸元宵的时候,顺捎夸了雨生。

雨生如今都是大学士了,还和孩子争功,哪里好意思,“主要是元宵有天赋。”

薛彩樱真心实意的感激道:“确实多亏了雨生,当年我们远在边关,没少辛苦二弟和弟妹,也是你们两个疼他,要是没有你们,如今元宵肯定考不进国子监。”

“娘,二叔二婶,”几个人正说着话,粽棕抱着一只很精致的大盒子过来了,隔着老远冲几个人喊道,“大哥得的文昌笔,抱着好重。”

皇上就出了一道谜题,只准备了这一件礼物,竟然被元宵得了,薛彩樱能不高兴么。

等元宵走近了,她伸手揉了揉元宵的脑袋,忍不住夸道:“元宵果然聪明,这可是皇上赏的。”

元宵得到薛彩樱的夸奖,脸上的笑意终于放大了,“都是娘教导的好。”

元宵猜中了谜题,赵家都很高兴,大人表达的还算含蓄,年年和十五恨不得在大街上把盒子打开抱进怀里玩一会儿。

田氏和赵老二今天没出门,他们两个年纪大了,腿脚不好又嫌弃街上人多,听说元宵得了赏赐,都后悔起来,早知道孙子这么优秀,他们也该出来凑热闹,竟然这么错过了。

过了元宵节,赵家又恢复了往常的生活节奏。

赵雪窝和雨生每天按时出门工作,薛彩樱和杨二妮负责家里一应事务。

元宵继续教几个姐姐弟弟妹妹读书。

粽棕自从去年九月份国子监考核没过就像换了个人,连功夫都练的少了,一门心思的做学问,今年秋天先考童子试,再考国子监。

赵雪窝问过他,如果特别想去国子监,也可以用免试名额,过几天就能和元宵一起进国子监了。

可粽棕不愿意,他说什么都想凭着自己的本事试试。

如果今年秋天再不过,那时再用父亲的名额。

反正粽棕年纪小,赵雪窝随他去了。

元宵二月中旬进国子监,那时要住在书院,不能随时回来了,薛彩樱给他准备好几套衣服。

还打算多准备些点心,可以分给同窗,也可以自己吃。

元宵告诉薛彩樱不用那么费神,国子监是全国最好的书院,吃的肯定不会差。

薛彩樱还是担心,毕竟元宵才11岁,第一次去没有家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