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第2/5页)

反正两家都在一个院子里住着,赵雪窝没想那么多:“既然年年愿意在那就在那吧,这些年雨生和二妮都不容易,只要对年年好就成了,我们小时候还希望伯母婶子都对自己好呢,哪有那么好的事,就当多个人疼她了。”

薛彩樱也是这个意思,她也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不管哪个孩子都是她的心肝肉,万一丢了一个,和要她的命也不差啥。

“算了,反正她愿意哄就哄吧,哪天嫌弃烦了,自然送过来了。”

自从粽棕接了教授水笙读书的任务,他做的格外用心,自己还写了个小本本,把他认为应该学的重点记录下来。

只可惜,他也就空有一腔热血,学识实在有限,刚开始就遇到了很多问题。

比如三字经,他倒也背的滚瓜乱熟,可水笙询问他意思,他就说不上来了。

要么说的似是而非,要么大相径庭,听得坐在旁边写字的元宵一个头两个大,实在没忍住纠正。

粽棕还瞪了他一眼:“我是先生,不用你管。”

元宵懒得管他们的事,可粽棕是他弟弟,万一把水笙教坏了,他这个做哥哥的脸上也无光,忍无可忍,只能把粽棕的教学计划抢了过去,重新整理过,这才还给粽棕:“你要真想教水笙就多下点功夫,否则教错了,再想纠正可就麻烦了。”

粽棕的注意力比较偏,他纠正道:“是水笙姐。”

大两个月那也是姐。

元宵尴尬了,他看了一眼低头认认真真写字,却写的像鬼画符似得水笙,心里嘀咕道,他才没有这样的姐姐。

“这样握笔,”元宵到底没忍住,拿过毛笔告诉水笙握笔的方法,可水笙初次握笔,比大户人家的笤帚还难用,哪里写的好。

元宵没办法,只能握着她的手,拿出他所有的耐心一点一点的告诉她怎么握笔,怎么用力,从何处下笔,又怎么收笔,也不知道水笙听没听懂,反正教出他一身汗。

莫名其妙的,握过水笙手指的右手发软,竟然还起了一层细密的汗珠,他背着水笙悄悄的搓了搓。

然后若无其事的回到自己的座位继续写字。

水笙打心眼里害怕元宵,有他的地方,她都躲得远远的。

今天忽然被他握了手,心里提了一口气,一直控制不住发抖,直到他走开,周身的压迫感忽然消失,她这口气才松下来。

皇上最终的决定下来了,将那些十年还没中举,五年没中秀才的学子都清出了书院。

清出了书院并不代表他们不可以继续读书,做学问,一样可以参加科举,只是需要回家读,或者去私塾。

国子监的容量有限,更需要新鲜的血液,实在不适合让这些人一直留下去。

当然了,今年招生还是缩减了,考核题目自然要加大难度。

皇上的意思是中了秀才的学子可以免试,可谭祭酒心里堵了口气,也知道赵雪窝的大儿子过了童生试,极力要求所有的学子一起参加考核。

毕竟是第一年实行新规,皇上心里也没底,谭祭酒掌管学院多年,有经验,皇上便允了。

所以今年的考核比童生试还要难。

只不过这是秘密,大家还不知道,赵雪窝也只听到了一点风声。

回去自然嘱咐两个孩子好好读书,别浪费了机会。

元宵一向认真,赵雪窝不担心,粽棕却没那么听话,不过赵雪窝点到为止,这是他自己的事,自己承担后果就成。

粽棕十分怀疑这是爹娘在给他施加压力,明明往年题目那么简单,怎么今年就难了,肯定是他们想让他好好学习编出来的故事,所以还像往常那样,并没什么改变。

时间一晃,炎热的夏季过去就是中秋了,而9月份的考核也到了。

赵雪窝和薛彩樱两个人亲自送两个孩子进了国子监考场。

报名国子监的竟然有两千多人,而国子监这次只录取两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