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第2/5页)

如果元宵是普通孩子,她肯定不会说的这么细,至少她被继母虐待那段是绝对不会说出来的,可元宵懂事,有着常人这个年纪没有的智慧,她不需要特意隐瞒。

薛彩樱想到元宵快要出生的事,没忍住笑了起来。

“那年夏天,你二叔二婶成亲,说来也巧,镇上的王屠户莫名其妙的死了,就在你二叔成亲当天,你爹是第一嫌疑人,衙门连问都没问就把你爹带走了。”

元宵有些不明白:“可二叔不是六品官吗,县衙不能轻易拿人吧。”

元宵听得还挺细,这话说来就长了,“当时衙门没有县太爷,做主的是李主簿,也是你大爷爷的姑爷,你肯定听说过吧,大爷爷和咱家不对付,肯定要帮忙大爷爷家报仇了。”

元宵还是不明白:“那李主簿是不是太糊涂了点,他一个主簿怎么跟吏部的官员斗。”

薛彩樱本来想简单讲讲,可元宵太聪明了,总是能抓到她的漏洞,没办法,只能再返回去说的详细一些。

“当时李主簿是很有机会升任县太爷的,你二叔不是在吏部嘛,他就想抓了你爹,让你二叔给京城去信,提他为知县。”

元宵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那后来呢?”

薛彩樱笑道:“这他们可打错算盘了,你二叔在吏部不假,可你二哥和吏部尚书不对付,你二叔不写信,他没准还有希望,你二叔写了信,肯定会拒绝。”

元宵又问:“还是不对啊,我二叔才不过六品小官,怎么会和吏部尚书不对付?”

这个故事发散起来,讲了一路还没有结束。

薛彩樱好耐心,倒也不怕儿子追问,不过是打发时间,她便把能想到的都讲述了一遍。

直到赵家镇,薛彩樱才说到赵雪窝在大牢里吃鸡。

马车停下来,粽棕也醒了,他用肉呼呼的小手揉着眼睛,模糊不清的问道:“娘,我们到了吗?”

“到了,”薛彩樱给他拿了一条狐狸毛的披风,提醒道,“直接进屋,哪都别去。你刚睡醒,别冻着。”

粽棕还想抗议,薛彩樱又道,“冻着就得吃药。”

粽棕老实了,那么苦的药他才不吃。

赵雪窝的马车一进院就有小厮过来牵马。

赵老二、田氏和老太太在一辆车,赵雪窝和薛彩樱把两个孩子送进屋,转身去照顾老太太。

“奶奶,累不累?”

老太太笑眯眯的抓着赵雪窝的手下了车,一边打量着四周一边道:“不累。”

一走将近七年,赵家镇变化很大,她都快认不出来了。

老太太不愿意进屋,还想多看一会,被赵雪窝强行送屋里了,“天冷,先进屋暖和暖和再出来。”

赵家这次回来打算多住些日子,东西带了很多。

有自家用的,也有带给乡亲们的,装了四五车。

赵老三早就收到了信,今天一大早就带着家人过来等着了。

看见老太太进屋,带着全家老少给老太太磕头。

说起来赵家镇离京城不远,腿脚慢的走路去有三四个时辰也到了。

逢年过节的赵老三也想去京城看看老太太,可一来因为当年分家的事几房闹得不愉快,再者赵雪窝和雨生都是大官了,他心里憋了口气,总指望着儿子有出息,给他争口气。

可惜儿子读书不成,像他一样中了秀才之后,乡试怎么考也不中。

之前他还不死心,前两年被刘氏说着成了家,如今孩子都生了。

雨生刚中进士那会他就不甘心,让刘氏又要了一个,只可惜是个女儿。

如今看见二房一家做大将军的做大将军,做宰相的做宰相,就连二哥都承袭了晋国公,他这心里说不出来的苦。

明明他自己早就中了秀才,比大哥二哥都出息,可怎么就混到了这个地步,勉强养活一家子人。

这还是因为二哥一家发达了,朝廷连他们都有照顾,否则这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