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2/3页)

田氏看中了,可银子有限,东家看她犹豫,催促道:“我这铺子不愁租,你再犹豫,我可就租给别人了。”

田氏心一狠,牙一咬,道:“刘大哥,你先给我留着我,我这就回去准备银子。”

田氏算了一下,像以前那样每天早晨出摊,每天都能卖干净,一年赚的银子正好够租金。

中午和晚上能卖多少都算赚的。

一年下来,应该不会亏。

如果还能加上别的面食,只会赚的更多。

这么想着,田氏终于下了决定,租下这间铺子。

只是银子还差很多。

老黄牛留不住了,正好同村有人要买,送了十两银子过来,牵走了老黄牛。

老黄牛被人牵走那天,赵老二蹲在墙角抽了一下午闷烟。

田氏看不过去,安抚道:“等咱们赚了银子再买回来。”

赵老二闷不出声的嗯了一声,再没说话。

因为要去镇上开铺子,家里需要人照顾,隔壁主动找了过来,说是愿意帮忙照看院子。

田氏可没觉得杨家媳妇这么好心,果然说到最后,杨家媳妇提出来要种院子里的小菜园子。

田氏舍不得,回绝道:“到了镇上,什么都是贵的,园子不大,有时间我回来撒把种子,一夏天的菜都够了。”

杨家媳妇心里不悦,嘴上却连声说道:“那倒也是,嫂子想的对,这里离镇上没多远,回来收拾也赶趟。”

田氏知道杨家媳妇的心思,担心自己不在家,杨家媳妇做什么恶,想了想道:“不过我要是能在镇上定下来,这地明年大概就不种了,咱们邻邻居居的,我总先考虑你。”

杨家媳妇一听,又乐了:“嫂子肯定能定下来,前两天你送的包子我都尝了,好吃的很。”

杨家媳妇虽然和大房家的黄氏是亲姐妹。

不过黄氏这两次找薛彩樱的麻烦,杨家媳妇都没参与。

主要是担心田氏把稻地要回去。

田氏也不是那种心胸狭隘的人,只要杨家媳妇不惹她,她也不会主动找麻烦。

“借你吉言,希望生意能做起来,”她说到这里,还不忘敲打一下杨家媳妇,“这次我可是投了全部身家,要是做不起来就只能回来种地了。”

杨家从赵家租的两亩稻地,去年收粮比别的地多一半,杨家媳妇怎么可能舍得还回去。

赶紧说:“二嫂子说笑了,肯定能起来,以后你们就准备在镇上买房子,住在镇上吧。”

这话好听,田氏笑了。

以前杨家媳妇确实一直跟着大姐难为田氏,可这些日子,大姐竟然明着暗着的提了好几次,让她女儿嫁给赵金宝,她就不愿意了。

再者隔壁搬家,不管是地里还是园子,都是实打实的好处。

这甘蔗哪头甜,她又不傻,还是觉得田氏憨厚,可以多来往。

有了隔壁帮忙看院子,赵老二一家很快收拾妥当,把常用的家当都搬到了镇上的铺子里。

包括26只鸡,两只猪,还有小坏水。

当然了小坏水是自己屁颠屁颠跟过去的,进了店铺别的没干,先在犄角旮旯画好了地盘,之后就一直围着薛彩樱跑前跑后的撒欢。

搬进铺子里的第三天赵老二面食部正式开张。

因为没有银钱了,面和碳都是以前存下的不敢随便用,馒头包子蒸的都不多,至于酥饼得用很多油和糖,这些都是贵重物品,田氏舍不得只让薛彩樱做了20个。

担心销量不好,馒头出锅后,一家人都很紧张。

薛彩樱舔了一下被蒸气熏的湿乎乎的嘴唇,打气道:“咱们以前没有铺子都那么多回头客,今天一定能卖好,爹娘就等着数铜板吧。”

这话把田氏说笑了,气氛也没那么紧张了。

田氏就喜欢薛彩樱这张小嘴,说什么灵什么,她说好卖,果然就好卖。

馒头包子一摆出去,没一会儿就卖的差不多了,酥饼就更容易了,20个酥饼被一个人全订走了。